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360期刊网
客服电话:4006-587-789 客服在线时间:09:00~22:30(节假日不休息) 客服邮箱:360qikan@vip.163.com

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栏目发展途径初探

时间:2013-05-04 09:39来源:未知 作者:360期刊网1 点击:

  本文是一篇专业的社科论文,主要是关于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栏目发展途径初探的阐述,详情请看下面的介绍。

  一、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发展趋势

  (一)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势在必行每当我们打开电视,在众多电视频道和栏目中,为什么我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焦点访谈》或者《非诚勿扰》?在卫星电视、国际电视、网络传媒等多频道争夺天下的今天,在一个城市或地区,几十个频道争夺信息传播空间、争夺节目资源、争夺广告份额、争夺收视率,激烈的竞争态势已经达到了空前白热化的程度,品牌的经营和管理无疑已经成为提升媒介形象、增强媒介竞争力的一项重大策略。正如湖南卫视主打“娱乐”、江苏卫视定位为“亲情”、浙江卫视主推“中国蓝”一样,各大频道和栏目现已将提升品牌形象和知名度作为经营媒介(频道、栏目)的重要举措,如何将栏目作为一个品牌推广给广大受众并长久持续地发展下去将是我们要考虑的重中之重。在这样一个大环境的影响和要求之下,电视调查性报道栏目也势必走向品牌运营的方向。

  (二)电视调查性报道将展现一种个性化回归的趋势个性化的回归,首先就表现在未来的电视调查性报道将回归调查性报道的真义,通过记者的独立调查,将对黑幕和问题的揭露放在调查报道的中心位置。_l J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历年来的发展历程和理念变化深刻地体现了这一点。

  1996年,《新闻调查》栏目创立之初,将报道中心放在关注改革开放的进程,特别是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人物命运发展上。当时的栏目宣传口号便是“重大新闻事件,全面深入改革话题,难点疑点解惑,大时代背景下的人物故事,正在发生的历史,新闻背后的新闻”。到2000年,经过历届制片人的努力,《新闻调查》的栏目定位逐渐明晰化,“探寻事实真相”逐渐成为栏目的阶段性追求。进入2003年之后,由于整个媒介大环境的开放和发展,《新闻调查》

  也迎来了它高速发展的一段时期,此时的制片人张洁提出《新闻调查》要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由此可见,虽然以《新闻调查》为代表的电视调查性报道在发展初期经历了很多坎坷,可谓一波三折,但是它毕竟还是在朝着真正的调查性报道的方向前进。

  调查性报道的个性化回归中的个性主要体现在对于调查选题的选择上倾向于地域化,也就是说,中国的电视调查性报道一定要结合中国本土的实际情况做出改进。例如在报道题材的选择上,不局限于负面性的选题,衡量选题的标准主要向对社会的影响力和关注度倾斜。只要这个题材具有调查的空间、矛盾的碰撞和文本结构的张力,或者说具有朴实的人文思考,就可以将它纳入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框架之内。但是不局限于负面性的选题,并不意味着就减少负面性报道在整个报道中所占的比重甚至彻底放弃负面性的报道。中国的电视栏目要想做真正的电视调查性报道,就必须将报道的重点放在对权力的监督、对内幕的揭露、促进社会和政治的发展进程这个层面上。

  (三)电视调查性报道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将显着提高中国社会现在正处于一个加速转型的时期,根据西方社会发展的经验,越是在这个时候,社会上的弊病就会暴露得更加彻底。特别是来自权力阶层的腐化问题,这个权力阶层不仅仅包括行政权力,还有一些新兴的掌握特殊权力的团体和个人,这个群体都注定要成为重点监管的对象。越是在这个时候,电视调查性报道就越要承担起社会监管的媒介责任,揭发和披露权力行使过程中出现的不正规行为,维护社会大众的公共利益,为社会的发展做出媒体的独特贡献。由此,电视调查性报道在高速发展的新闻报道样式中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种,也必将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四)电视调查性报道与互联网的紧密融合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无论是电视媒体还是报纸媒体要想独善其身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未来的新闻发展要的是全面、立体的报道,从媒体层面上来讲,就是要求媒体之间实现联合、信息资源共享。即便是在现在这个时代,我们也不难发现,很多媒体都开始从互联网上寻找线索,了解其他兄弟媒体的动向。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不仅提供了海量的信息,也方便记者进行信息核对和人员联系。所以,电视调查性报道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和互联网实现强强联合,以便更好地发挥自身电视媒体的可视化特色,为受众提供信息。

  二、媒体环境的培养和塑造

  (一)立足调查。拓宽选题视野电视调查性报道最核心的要素就在于调查,调查过程的展示过程也就是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流程安排。在选题的决策阶段,一定要考虑到我们所选的这个选题是否还有进一步调查的空间,也就是要立足“调查”这个基准点。

  拓宽选题视野,指的是要将事关社会公众利益、有社会影响力的选题纳入选题考虑的范围之内。而选题范围的推广,不仅仅是要进一步平衡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之间的比例,不片面倾向于正面报道,也不一味地进行负面报道,更重要的是要将调查性报道的视野放宽。在选题上,还是应该关心整个社会的进步和民众的利益,要切中时弊,尖锐一点儿。好的调查性主题,还应该贴近社会的发展和民众的心声,站在社会改革的前沿。(二)放宽电视报道准入,让电视调查性报道栏目在竞争中成长电视台引进收视率考核的目的就在于将媒体的经营管理纳入市场化经营的体系,让栏目面对市场,接受受众市场、广告市场的检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经营体制是适应中国媒介特色的一种改良的管理方式。在现在中国的媒介环境中,电视媒体还是一家独大的,并没有真正向市场开放,也就是说,中国的电视媒体在一定意义上并没有真正的竞争对手,竞争是亚竞争,更多的是栏目、频道之间的内部竞争。因为新闻资源某种程度上有采访上的限制,级别上的限制,行政上的限制,这样的话,中央电视台就相对处于非竞争状态。长此以往,只会让媒体产生惰性,不利于媒体调查水平的提高。因此,笔者认为,中国的电视调查性报道要想获得真正的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一个媒体环境的问题,而在媒体环境的塑造和培养过程中,放宽市场准人,允许竞争对手的存在是迫切需要的一项举措。

  三、实施品牌战略规划。建构品牌节目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电视调查性栏目要想在众多栏目之中实现长远的发展,维护自身栏目的独特地位和牢固受众群,建立和提升栏目的品牌效应已经是未来长时间内栏目的发展趋势。L3]但是,我们如何才能给电视调查性栏目注入鲜活的品牌个性和特征,使得它能够在观众群中树立起立体化、受观众认可的形象呢?答案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起牢固而强烈的品牌意识树立品牌意识是一个栏目实现品牌化和精英化的内在推动力,只有栏目的制片人、记者等人都在内心深处建立了牢固的品牌意识,他们对于节目的思考和整个调查行动才能以品牌栏目的高品质要求自身,才能给每一期节目注入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理念,最终才能最大化地提升电视调查性报道栏目的品牌效应。

  (二)将打造名记者作为栏目品牌运营核心内容一个品牌栏目始终都离不开对于栏目的品牌规划,包括提升栏目的影响力、打造名主持人、名记者、名编辑等方面的内容。随着电视调查性报道理念的深入发展,现在的调查性报道栏目都普遍倾向于建立以调查记者为中心的调查队伍,也就是确立记者中心制,将打造名记者作为栏目品牌运营的核心内容。从2003年开始,《新闻调查》就在制片人张洁的带领下,开始实行记者中心制。换言之,就是将《新闻调查》的主要调查、采访人员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的记者和团队负责人要对选题和节目负责,而整个小组的人员搭配以及选题的确定,必须符合这名记者的特性。具体情况是,本团队在报选题时要充分考虑出镜记者的关注点和擅长的领域;选题最终要由出镜记者和团队负责人共同确认,然后再报制片人,之后再进入操作的程序。当然,整个节目的具体操作还是由编导贯穿始终,记者负责把握大致的走向。L4 J这样既可以激励记者进一步发挥自己在调查过程中的主动性,也能够相对减轻编导的负担,有利于更好地对新闻事件的调查过程进行电视化的表现。

  (三)突出鲜明个性,明确栏目本身的定位2003年,《新闻调查》面临着极大的考验,一方面是由于播出时间的改动,变更到每周六晚的21:30播出,这就意味着栏目与原有观众群的收视习惯错开,极有可能流失掉将近1000至2000万观众。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央视内部对于栏目的整合,推出了新闻频道,使得栏目与栏目之间的竞争白热化。

  竞争对手从三四个(《焦点访谈》、《实话实说》、《东方时空》等)变成11个,同一个选题可能有四五个栏目在同时进行操作,关键就在于哪个栏目能够提出更为吸引人的操作方案,能够拿到最独家的内幕。除此之外,对于《新闻调查》而言,与它同时段播出的更多是娱乐性的节目,竞争对手从新闻专题类栏目变为娱乐性节目,意味着《新闻调查》不仅要在新闻频道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还要与同时段的娱乐节目争夺观众的注意力,这个挑战不是一般人能够想象的。在这种情况下,《新闻调查》提出栏目要利用45分钟的播出时长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带领观众共同探寻事实的真相,从而明确了栏目的定位,解决了栏目核心竞争力的问题,并制定了栏目的竞争策略—— 以精良的常规报道为基础,以揭露内幕报道为发展方向。

  四、结语借鉴《新闻调查》在栏目发展中的有益改革,能够为中国未来的电视调查性报道提出明确的发展方向,寻求新的发展途径。只有深刻了解栏目自身在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才能够对症下药,寻找到光明的未来,同时也促进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整体进步。

  本文由360期刊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