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360期刊网
客服电话:4006-587-789 客服在线时间:09:00~22:30(节假日不休息) 客服邮箱:360qikan@vip.163.com

高职院校导师制的制度设计与实施

时间:2014-03-22 11:14来源:未知 作者:360期刊网1 点击:

  1 导师制溯源导师(Hierophant)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它源自希腊语,导师象征有相当的知识和智慧,他们是知识和道德的传播者,是诊疗人世伤痛的行医人.历史上,在不同民族和文化中,都不乏“导师”的形象,如中国的孔子、古印度的释迦牟尼、欧洲的苏格拉底等,都是有着超凡智慧的“导师”.导师制最早起源于l4世纪英国牛津大学,至今仍然是牛津大学本科教学的核心和基础,也是其一流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进人牛津大学的本科生都要安排导师.为了显示与研究生导师的区别,英语用Tutor来表达,而研究生导师称Supervisor,Tutor偏重家庭教师或私人教师(Private Teacher),有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的意味,而Supervisor只是一般意义的指导教师、指导者、监督人或主管人.几百年前,不管是在欧洲还是中国,当时的手工作坊里有着严格的学徒制度,这种依靠经验丰富的“师傅”来培养年轻“学徒”的方法,或许是导师制度在企业应用的雏形.多年以来,很多跨国公司中一直存在导师制度.比如在IBM,公司会为有发展潜力的员工指定一位导师.这个导师很可能在另外一个国家工作,被辅导者定期或不定期通过电话、邮件、可视电话和导师保持沟通,获取帮助和建议.间或,导师和被辅导者也会通过出差的机会顺便见上一面.近几年来,一些国家在职业教育的某些领域采用导师制,甚至英美等国在中学职业指导过程中采用导师制.国内一些高职院校,如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武汉商贸职业学院管理学院、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以及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相继推行导师制,在基础教育领域的重点高中,如上海市建平中学、湖北宜昌市第一中学等正在实行导师制,南京第一中学提出了导师制课堂教学的四条原则——“全面引导、崇实引导、及时引导、因才引导”.
 
  2 牛津大学导师制的运行模式牛津大学所创立的本科生导师制从学生入学时导师的选择,到学期中导师与学生面对面辅导与研讨及周论文的写作与指导,再到学期末导师制实行效果的评价都有其内在的运行规律.录取为牛津大学的新生,同时也成为某一个学院的成员,报到的同时,学院会为他安排一位导师负责制定和监控他的学习计划,并帮助学生为大学统一的考试做好准备.导师一般都是学生所在学院的教师,如果本学院没有学生所选专业方面的教师,学院就请其他学院的教师担任导师.这不会影响对学生的指导,牛津大学的各个学院的教学资源是共用的,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使学生接受到不同的观点和导师教学的不同方法,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不是学院的每一位教师都有资格担任导师.导师多为在一定的领域卓有建树的品学俱佳的学者,他将是学生所选专业方面的指导者与引路人,既负责学生的学业,也负责学生的品行.一个导师一般指导6~12个学生.牛津导师制教学的最基本要素是撰写周论文,可以是一篇研究性论文,也可以是读书体会.教师与每一个学生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每一门课程都是如此.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导师根据学生的情况,提供一个相关的论文题目、一本书和一份参考文献目录,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提供书目的阅读,并按要求写出一篇2 000字以上的论文.学生完成了周论文的写作并上交后,及时去见导师,也就是请导师上课.每周导师为学生上课一次,每次都要讨论学生独立撰写的这篇周论文.上课时学生首先宣读自己的论文或报告并讲解论文的内容,导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学生已完成的工作,以及在以后的进一步学习中将要研究的论文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就文章的论点、论据进行辩论.导师上课就是面对面的辅导与指点,每周上课一次,每次一小时左右.上课的地点一般选择在导师的书房、小型教室或实验室.上课的形式一般为一对一,面对面的个别辅导,这是几百年牛津精英教育的传统.课上一般有三部分内容:一是讨论点评学生的周论文及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需要大半时间;二是讨论解决学生在大学学习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三是导师辅导并帮助学生准备大学组织各种考试.当然,导师教学的形式绝不会是呆板如一的,而是灵活多变的.师生的会面可能少于每周一次或更频繁,上课的时间也非常灵活,师生见面的地点,因人而异.但无论授课的时间地点如何灵活,但上课的主要内容是不会发生变化的,那就是牛津人认为仍然要通过书写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学科,导师要求学生的周论文是必须提交并讨论的.但是在科学或数学的指导课中,导师不会集中于论文,而是关注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模式.
 
  3 在高职院校施行导师制的意义相比较于接受本科教育的学生,高职学生在知识水平、自我管理、心理素养、学习能力等方面,都有其鲜明的特点.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主要是靠辅导员制和班主任制来实现的,存在着学生管理和教学工作互不干涉的现象.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和班主任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比较熟悉,但不甚了解学生的课程内容和学习方法.专业教师不了解学生的课外活动内容和思想动态.实行导师制,是对现行的学生管理工作的有益补充,是把班主任职责和教师的专业指导融为一体,是学生管理工作由单纯的“管”变为“管”、“导”结合,以“导”为主,导师将自身多年的工作和学习经验介绍给学生,同时提供各方面的信息和进行必要的辅导与指导.导师作为教育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在向学生介绍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发挥导师在专业上的优势,指导学生科学地选择专业课程和发展方向的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专业爱好和实际能力的前提下,个性化地培养学生.导师制使学生的日常管理和学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学生管理工作起到补充和加强的作用.实行导师制,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导师.那些理论功底厚,科研水平高,教学质量好,工作态度认真的老师必将受到学生的欢迎.作为导师,须具备渊博深厚的知识,了解各专业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熟悉本学科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关注相邻的交叉学科的发展,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想当好导师,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提升科研水平和实践技能,真正地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促进教学相长.实行导师制有利于促进高职高专学生理论学习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获得和创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高专教育实行导师制,导师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辅导答疑和启发教育.学生有机会直接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和课题,有其更强的针对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挖掘学生潜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导师岗位职责
 
  4.1 思想引导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正处于青年个体发展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阶段,是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导师制对正处于此阶段具有社会参与程度比较低,政治、社会经验不足,思想不稳定,自控能力相对较弱的大学生,能够起到很好的引导和教育作用.
 
  4.2 学业辅导高职学历定位为大专层次,且是高考招生最后批次录取,这样造成高职学生在社会上的认知度还不高,高考的失落和就业的压力,理想与现实的差异,造成学生思想矛盾重重,无心学习,处于迷茫之中,往往逃避现实,或整天沉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而不能自拔.面对这些问题,不是通过行政式的学生管理方式或几次思想政治工作报告就能解决的,需要导师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社会阅历,通过与学生面对面互动式交流,指导学生分析和认清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形势,以及本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教师高深的学识、丰富的社会经验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帮助学生规划人生和奋斗目标,克服思想矛盾;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安排好学习计划,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积极推荐学生就业.
 
  4.3 心理疏导在导师制下,导师可以通过科研、讨论等具体活动与学生交流,对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健全学生的心理,塑造学生良好的品德,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起到积极作用.
 
  4.4 生活指导导师要关心被指导学生的生活,指导学生科学安排日常生活,合理进行个人消费,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明确生活目标,端正生活态度,学会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4.5 实践向导实行导师制,一般由教学经验丰富、理论基础深厚、思想作风正派的教师担任学生的指导教师,可以针对每个学生自身的特点,指导学生根据毕业后从事的专业岗位的技能要求作好学习计划,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指导他们进行专业知识拓展学习,更重要的是指导教师大都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实际动手能力,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锻炼和培养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传统的大课堂教学方式无法做到的.5 导N,r-作基本原则
 
  5.1 发展性原则导师的工作要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指向,以导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全面了解被指导学生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讨论协商确定符合学生实际的发展目标,实现教学相长.导师建立工作档案,为每一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导师工作档案内容包括导师与学生交流记录、学生学业进步情况、学生整体素养评定等.
 
  5.2 个性化原则导师要善于发现、研究所指导学生的情感、智能、兴趣爱好等个性特点,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和生活指导等多措并举,开展个别化的教育,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导师对所指导的学生实行承包责任制,在整个辅导过程中,要精心培育优生群体,积极转化“边缘生”群体.注重个性化培养,帮助被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自我管理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3 渐进性原则导师要根据被指导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道德水平和认知基础,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逐步提高所指导学生的综合素质.导师根据学生的个性成长需求,对学生进行思想指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和生活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导师针对一年级学生,侧重在专业引导、大学生活适应和生涯发展辅导方面,针对二、三年级本科生导师侧重在专业指导方面,包括科技活动、社会实践、实习及就业等.
 
  5.4 保密性原则导师在指导过程中,要尊重被指导学生的个人隐私,不泄露、不评价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
 
  5.6 边缘化原则对内向、学业困难、经济困难、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个体要特别关注.
 
  6 实施模式
 
  6.1 团队导师制团队导师制中由学院备案的科研项目或实习实训团队作为主体,履行导师职责.团队导师申报后,由导师制工作小组审议,批准后备案;每个团队在每年级招收学生人数原则上不少于该团队导师人数的2倍,不多于该团队导师人数的4倍.团队内各导师可共同承担各种辅导任务,分工协作.作为高职院校,应鼓励科研项目或实习实训团队组建团队导师,以充分利用团队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多资源,增加在学生科技实践、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环节指导时的机动性,为师生交流活动提供条件.
 
  6.2 个人导师制个人导师制是最普遍形式,导师个人申报后,由导师制工作小组审议,批准后备案;学生自愿申报个人导师,由师生双方相互选择.个人导师每年招收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5人.个人导师独自承担高职导师的各项工作.
 
  7 实施程序(1)采取“学生申请,双向选择,学院聘任”的基本流程进行.学生自主选择导师和学院配备导师相结合,以学生自主选择为主,学院发给聘书.(2)教师和具备条件的行政管理人员填报个人简介、研究方向等,学院确定导师名单,并向学生公布,安排咨询.导师个人申报后,由导师制工作小组审议,批准后备案.(3)二级院系召开学生动员会,介绍实施导师制的指导思想、实施方案及操作程序等,并组织学生选择导师.学生自愿申报导师,由师生双方相互选择.导师在同一届学生中招收人数原则上不超过5人.(4)根据学生志愿顺序,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双向选择,学院作最终调整,确定每位导师所指导的学生名单.学生与导师的关系允许调整.学生可以选择中途更换导师.
 
  8 导师的考核评价
 
  8.1 考核办法(1)由学院导师制工作小组,对导师的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和考核.(2)评价考核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量化评定采用导师自评(占30%),受导学生对导师调查测评(占30%),导师制工作小组对导师调查测评(含二级院系及学工部评价,占40%)三部分组成.导师绩效评价指标主要包括:
 
  A.《导师制工作手册》记录情况(文献查阅) ‘B.学生专业档案袋材料(文献查阅)C.结对学生反馈(发放调查表)D.学生发展表现(通过座谈会:教师、学生、班干部的反应)E.来自二级院系、班主任、家长的情况反映(二级院系中期考评、发放调查表)F.个案分析和研究成果(文献查阅)(3)导师工作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并记人业务档案.8.2 工作量计算及津贴发放学院平均按200 月的标准,每年发放l0个月核定导师的工作量及津贴,对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将视其情况扣罚工作津贴.
 
  8.3 表彰与奖励学院每学年根据导师工作考核情况,对优秀等级的导师进行表彰与奖励,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并在岗位聘任、培训进修、先进评选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
 
  9 结语高职院校的教学及学生管理制度必须适应社会需要和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和变革.今天的现代导师制与其19世纪产生之初相比已有很大不同.虽然导师制的实践形式发生了诸多变化,但是,它独特的思想精髓无疑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美国哈佛等大学在20世纪初借鉴牛津、剑桥大学导师制的过程中并没有照搬其现有模式,而是结合本国高等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有效的改革.不同形式的导师制在学生素质培养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导师制的精髓被很好地保留了下来,并恰当地与其本国大学发展的实际相结合.目前,本科生导师制更多地与学分制和选修制配套使用.这样,导师对学生学业的指导作用大大增强,而对其品行和日常生活的管理则明显弱化.可见,导师制并不能作为单一的教学制度来运作.要保证导师制的质量,真正实现导师对学生的因材施教和个性化的指导,充分发挥导师的功能,学校应有相应的配套制度作为保障.牛津大学现代导师制的历史发展表明,导师制的实施需要大学和学院提供足够的经济保障.独立而充裕的经济资源是牛津大学现代导师制得以维系至今的一个关键因素.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所需的经济投人主要包括配套设施建设所需费用,如师生宿舍、导师教学场所、师生公共活动室、图书馆等以及导师教学的劳动报酬.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必然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这需要大学和学院为其支付额外的劳动报酬.经济因素必然是制约大学实施本科导师制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是由360期刊网整理发布的教育论文,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