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360期刊网
客服电话:4006-587-789 客服在线时间:09:00~22:30(节假日不休息) 客服邮箱:360qikan@vip.163.com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视阈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析

时间:2014-02-12 11:59来源:未知 作者:360期刊网1 点击:

  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民经济进入高速发展轨道,但这种高速度是建立在高能耗、高投入的基础之上,我们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能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恶化的沉重代价。当前,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科学发展的瓶颈。党的十七大鲜明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新理念,十八大则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中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这是中国向全世界的生态宣言。那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生态思想作为指导、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等问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1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本内涵生态思想,也称生态观,是世界观的一种表现形式,属于哲学范畴,它是建立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认识基础之上的,是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考察和整体把握。生态观的兴起是因为人类面对的环境恶化问题日益严重,这迫使人们以生态学的视角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则是以哲学的视角考察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产生与人类大规模的改造自然活动所带来的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有关。19世纪中叶,由于资本贪婪地追求利润,资本家对自然资源不计后果地掠夺,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所造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时说:“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务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使人类无法达成与自然的真正和解。
 
  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包含了极其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为现代生态自然观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正像普列特尼科夫所指出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马克思主义奠定了现代生态学及整个世界体系知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着眼于人与自然的统一,但这种统一不是抽象的,静态的,而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理性的、动态的运动过程。马克思认为,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自然界成了人的一部分,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既然自然是人的“身体”,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就不是与人完全无关、外在于人的存在活动,而是对人自身的活动。这种活动既不能还原为技术主义和物质欲望,更不能受狂妄自大的征服欲的主导,而是要超越单纯动物的需要,在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同时,也要按照生态的规律塑造自然。所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既从人的发展需要出发,又从自然的需要出发。
 
  生态中心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提出了质疑和批评。生态中心主义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根本无视自然存在,而且具有强烈的技术控制论倾向,马克思主张的社会是一种对生态不友善的社会。 。批评者认为马克思主张通过实践改造自然,而改造自然类似于支配自然,现代的生态退化就是改造自然造成的结果。生态中心主义者把生态环境恶化归罪于马克思主义,源于他们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实践观的误读和歪曲。马克思是在承认自然的优先性和强调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把自然当作人的实践要素,主张通过改造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在马克思的自然观中蕴含着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内在要求。改造自然并不等于视自然为随意处置的对象,而是要充分考虑改造对象对主体的制约。
 
  2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指导下的观念革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实现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首先要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指导下树立科学的生态观,要将生态文明建设从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层面向指导人们的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政绩观、消费观的层面上转变,这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举。
 
  2.1革新利益观,树立“天人合一”新追求当前对利益的追求导致了人们对待自然的观念发生了扭曲,对自然资源毫不节制的掠夺或粗制滥造,不仅没能高效地利用资源,而且造成了大量的污染。从根本上来说,这是受人们当前功利主义利益观驱动的对自然的“严重的破坏”,而不是马克思所说的“一般性的破坏”。“在私有财产和钱的统治下形成的自然观,是对自然界的真正的藐视和实际的贬低.”功利主义自然观为了金钱去征服自然,对自然是践踏或掠夺,而不是尊重。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主张要树立尊重自然的自然观,使人与自然的二分状态回归到人与自然和一的状态。要学会尊重自然,不要对自然恣意妄为,“人靠科学和创造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了报复。”马克思主义主张保护自然,既不是出于功利主义,也不要回到原始的自然,“而是像保护自己的身体一样保护自然,像感觉自己的手足一样感觉植物动物的世界,并将自己的全部创造力用在日益扩展与自然的对话中。”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之举就是革新人们的利益观,树立“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2革新发展观,确立“绿色发展”新优势十八大报告提出绿色发展观,即“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只有在保护好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的发展,才是科学的发展。确立绿色发展观就是践行科学发展观。
 
  绿色发展观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发展,它蕴含着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绿色化”、“生态化”。绿色发展观指导下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将成为我国转型期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发展绿色经济,一方面可以有效突破资源和环境瓶颈制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创造就业机会,降低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的消耗及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在国际经济技术竞争中赢得主动。因此,只有全社会树立“绿色发展观”,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才能在经济社会长远发展中占据主动和有利位置,推动实现中国绿色现代化,建成绿色中国。
 
  2.3革新政绩观,建立“生态绩效”新标准转变政绩观就是要改变衡量政绩的标准。长期以来,我们把GDP作为衡量各级干部政绩的主要标准。这种“GDP政绩观”导致的必然结果是重视经济发展的短期利益,损坏了社会发展的长期利益。当前,环境问题成为制约我们发展的一把枷锁。要破除这把解锁,就要建立新的政绩衡量标准,淡化单一的对GDP增长数量和增长速度的追求,突出“经济、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综合标准,着重看“当地经济发展效率和质量改善没有,能源资源消耗率下降了没有,区域生态质量改善了没有,经济社会是否协调发展,环境污染治理和清洁生产水平达标没有”。当然,实现这样的转变,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各级领导观念率先转变,树立正确的生态绩效观,并自觉地转化为执政行为,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者和实践者。
 
  2.4革新消费观,提倡“绿色消费”新文明消费观与生态观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不合理的消费观会直接导致错误的生态观。特别是当前很多人所奉行的“消费主义”,将无节制的物质享受作为生活目的和人生价值。
 
  这种消费观最终带来的是自然资源的大量占用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因此,必须要改变不合理的消费观,提倡有利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消费观。绿色消费观主张优先选用绿色产品,注重资源和能源的节约,崇尚简朴、自然的低碳生活。绿色消费观念将极大地促进绿色科技和绿色产业的发展力度,绿色产业的迅速发展反过来会进一步影响人们的消费观念,使整个社会进入一种绿色消费和生态文明循环带动的良性发展。
 
  3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全社会的参与。从一个人、一个家庭,到一个企业、一个社区、一个城市都应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各自的作用。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推进依赖于系统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作用的有效发挥和协调配合。
 
  3.1在制度建设层面,要加快环境立法,完善生态法律体系健全的生态法律制度体系不仅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而且是生态保护的根本保障。当前,我国虽然已制定实施了有关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但现有的法律法规还存在许多漏洞和缺陷,很多法规落不到实处,而且经济发展中又出现了很多新的环境问题,亟需新的法规的建立。应对当前严重的环境问题,立法先行。首先要加强自然环境保护的立法工作,尽快建立科学的、系统的、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其次,应依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及时出台着眼于长远发展、具有预防性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以此来引导和规范经济发展。最后,要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和惩罚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危害自然生态环境的不法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全社会的自然环境保护意识。
 
  3.2在经济发展层面,要尽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三高一低”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
 
  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是对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最严峻的威胁。因经济发展而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成为困扰我国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而进行科学的产业结构调整,是保持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必由之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在全社会达成共识。但是,调结构、转方式既不能盲目过快,也不能“一刀切”。首先,要遵循经济和市场发展规律,加强政府在投资、税收、就业、环境检测等方面的引导,使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循序渐进地进行结构调整;其次要从我国地域分布规律出发,充分考虑资源特征和区域化比较优势,花大力气改变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形成各具特色、整体协调的产业布局,推动经济发展模式从资源依赖为主向资源节约的转变;第三,加快符合产业发展的新型企业的建立,加大扶持力度,尽快生产出相关产品的替代品,通过产品升级换代来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努力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3.3在民众参与层面,要引入第三方监管,转换环境监管模式我国现行的环境监管是单一的政府监管,这种模式是全能政府理念的体现。由于政府对环境监管权的高度垄断,导致政府在环境监管过程中出现权力寻租。同时,臃肿的政府管理体制使得政府的环境监管成本不断增加,僵化、陈腐的官僚作风使得监管制度创新缺乏动力,致使环境监管效率低下和效益不高,因此,转换环境监管模式,关键是引入第三方监管。这是西方国家较为通行的做法。第三方是指独立于政府的具有较强的组织性、自愿性、专业性的公益组织或非营利性的民间组织。第三方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单一监管的不足,能够更好地协调监管者和被监管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在监管中充分体现效率性、公共性和参与性。因此,政府要积极稳妥地发展民间环保组织和机构,拓展民间组织参与环保监管的途径,通过第三方定期公布相关环境监测数据,提高环境问题的透明度,引导全民更加关注环境问题,从基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3.4在生态治理层面,要大力发展生态科技,平衡科技与发展的矛盾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因此,科技与发展是一对矛盾体。但从长远发展来看,治理环境问题,还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马克思最早提出工业生产要发明和采用“绿化”的生产工具、改进和革新工艺方法,实现生产过程的物质循环,减少工业废物,减少工业污染。今天,  依然需要从工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入手,更新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生产技术,采用“绿色工艺”、“绿色技术”,最终实现“绿色生产”。这就要求政府和企业要加大生态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通过制定专门政策,鼓励和支持生态技术研究和生态企业的发展,同时面向各类生产企业进行生态技术和生态产品的认定。要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改善能源结构,要利用生态技术加强对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要坚决制止高污染项目的建设,并逐步使用生态技术对现有污染企业进行技术更新,实现依靠生态技术治理生态问题,利用好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
 
  3.5在生态教育层面,要加强民众生态文明教育,促进民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民众的生态意识教育,促进“生态公民”的养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这一工作成效如何直接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生态文明教育的方式主要包括学校教育、宣传教育和实践教育三种方式。其中学校教育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应将生态文明教育贯穿于整个国民教育体系,强化青少年学生的生态意识。宣传教育则主要针对社会大众,通过大众传媒进行不问断、立体化的宣传,不仅宣传生态恶化带来的严重危害,还要宣传生态保护和建设的优秀典型,促进民众自觉加强生态意识,改变不合理的行为,改善身边的生态环境。实践教育则是通过参与生态调研和建设的方式使民众能够以实际行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发动民众参与生态实践是国外提升民众生态意识的一种通行的做法。这需要政府和社会为民众参与生态保护提供更多的实践环境。
 
  4结语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迫切要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完善,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中国的具体实践,具有划时代和世界性意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庞大的系统工程,绝非靠一人之力,也不会一蹴而就。在建设的过程中,仍然会面临许多的难题和困难,甚至还需要进行一些痛彻肌肤的改革,需要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指导下,发扬中华民族勇于克服困难、锐意进取的精神,汇集l3亿中国人民的磅礴力量,尽快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
 
  本文是由360期刊网整理发布的教育论文,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