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360期刊网
客服电话:4006-587-789 客服在线时间:09:00~22:30(节假日不休息) 客服邮箱:360qikan@vip.163.com

强化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探索

时间:2014-01-08 10:43来源:未知 作者:360期刊网1 点击:

  当今世界正处在新的历史性变革之中,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发展的潮流。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之下,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影响。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文化和价值观的多元化,形成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流与沟通的局面。在不同文化和不同价值观的博弈过程中,职业院校学生由于心智还不够成熟,价值观尚未稳定,容易受到不良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致使部分学生道德素质下降,养成诸如缺乏责任心、急功近利、以自我为中心、好吃懒做等不良的习惯。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加剧了行业与行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资本、技术、设备、管理、人才等要素都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在不断积累资本、提高技术、更新设备、规范管理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人才的发展,尤其注重企业员工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对企业忠诚度等职业道德素质的提升。现实中,企业对员工职业道德的高要求与学生职业道德水平的下降形成了一对矛盾体,这对矛盾体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学生就业难、企业招工难的局面。职业院校作为企业和学校的桥梁,作为培养企业未来员工的重要基地,应引入企业先进文化和理念,结合企业的实际与学生专业发展,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帮助企业留住人才,为企业谋利益,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一、职业道德的内涵及特征职业道德, 是指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职业道德不仅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还是本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是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尽管由于各行业的工作性质、社会责任、服务对象和服务手段有所不同,它们对从事该职业的工作人员有着不同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但各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依然存在共性,就是对从业者都有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 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家庭美德都是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传统习惯和教育的力量来维系的。一般来说,职业道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特定适用性。职业道德与职业分工、职业活动紧密相联,每种职业都担负着一种特定的职业责任和职业义务。由于各种职业的责任和义务不同,从而形成各自特定的职业道德具体规范。二是历史继承性。由于职业具有不断发展和时代延续的特征,因此长期从事某种特定职业的人们就会形成较为稳定的职业习惯、职业心理和职业品格,并世代传承,形成稳定的职业传统,铸就成固定的职业道德,诸如教师的“教书育人” 、医生的“救死扶伤”、军人的“精忠报国”等。三是形式多样性。社会分工的不同产生了不同职业,不同的职业对从业人员又有不同的要求,因此不同行业的职业道德表达形式也具有多样性。
 
  二、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一)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落脚点2005年2月l9日,胡锦涛主席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实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的要求。 其中, “公平正义、诚实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既是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又是对各行业、各部门具体职业的要求, 与劳动者的职业道德密切相关。职业院校学生是社会的新生劳动力,是和谐社会的构建者,他们是否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素质,具备高尚道德情操,将直接影响我国和谐社会建设进度。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为和谐社会提供坚定的理性信念支持,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促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来走向工作岗位,能恪守行业职业道德,形成乐于助人、办事公正、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社会新风气,从而有效地抵制不良风气,净化社会道德环境。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实现多方面的关系和谐。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职业活动中做人、做事的行为规范。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学生,会处理好ih己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多方面关系的和谐。
 
  因此,通过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不但可以促进学生顺利走向成才和社会建设之路,还能够调节社会职业活动中的矛盾冲突,促进社会关系融洽,从而构建更加和谐的社会。
 
  (二)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实现校企密切合作的重要前提快速的经济发展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学校与企业的关系发生微妙变化。学校与企业不再是单纯的供需关系, 而更多的是合作关系、互利互惠关系。企业若想招聘到优秀人才,就得依靠学校这个“根据地” 。同样,学校若想培养的人才获得企业的青睐,也得与企业加强联系。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校企合作, 以促进学校与企业资源共享。学校可以通过加强与企业合作,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以满足企业需求。然而,在现实中, 企业与学校合作的意愿不强,部分企业甚至不愿参与校企合作,其根本原因是企业觉得自己获利不多。
 
  企业参与学校合作的目的是想从学校这个人才基地中获得优秀人才为自身的生产、管理、发展服务。因受市场化经济影响,心智尚未成熟的学生出现了诸如频繁跳槽、缺乏团队合作、怕脏怕累、投机取巧等众多职业道德失范现象,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转,给企业带来了损失,更严重的是打击了企业与学校合作的信心。这种局面不但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且也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因此,职业院校必须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端正学生的态度,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提高学生和学校在企业心目中的信誉度,提高企业参与学校合作的兴趣,真正实现校企深度合作、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三)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与普通综合型大学相比,职业院校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能力方面较为薄弱,部分学生还有一些不良习惯。他们拥有理想,对未来有憧憬,但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毅力不够。在面临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冲突时,他们往往更看重个人利益,社会责任感淡薄。部分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存在的价值和对社会所起的作用并不了解,对未来职业生活中的地位、权利和义务缺乏足够认识,不善于处理自己与集体、社会之问的关系, 也很难处理好企业利益与服务对象利益以及个体与同行之间利益的关系问题。因此,职业院校必须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了解将来所从事职业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发展前景、权利和义务,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其树立信心, 形成正确的职业意识,激发学生产生积极的职业情感,并内化为动力,朝着职业理想奋斗,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一)德育教育地位不高,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尽管国家非常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一再强调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要求教育始终要以德为先。各类专家也在不断呼吁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但在市场经济时代, 随着各类学校(包括综合型大学、独立学院、高职院校、中职学校、技工院校、教育培训机构等)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源数量的不断减少,各类学校都在拼尽全力争夺有限的教育资源。部分职业院校为了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就业率、升学率,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过于重视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不断延长实习、实训时间,从而减少德育课程,压缩职业道德教育内容, 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少数职业院校甚至违反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利用专业课取代德育课,用专业理论知识替代学生德育内容,以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替代学生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此类现象的存在,严重削弱了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地位,影响职业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德育师资力量薄弱,职业道德教育效果不显著由于受学校所开设专业的影响,部分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较多,文化课教师较少,专门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数量更是有限,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专门的德育课教师,由专业课教师兼任德育课。尽管专业课教师具备较为扎实的专业技能,熟悉与专业相关的知识,但是部分专业课教师由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学理论与方法的培训,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时,缺乏科学性,影响教学质量。有的教师运用传统的“满堂灌”方式讲授职业道德内容,他们只注重对职业道德规范的阐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学生自身对职业道德教育的理解、体验和积极参与。有的教师则要求学生记牢职业道德规范的相关内容,照搬书本内容,缺乏对学生实际生活的了解,致使传授的职业道德知识远离学生的实际, 学生难以理解,缺乏学习兴趣,出现厌学现象。还有的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对学生行为进行训练,致使学生理论一套,实践又是另一套。
 
  上述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着职业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影响了开展这一工作的实效性。
 
  (三)与行业、企业联系不紧密,职业道德教育缺乏针对性从整体上来看,大多数职业院校都开设了德育课程,较为重视学生职业道德行为的培养, 都在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传递“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这些职业道德规范都具有普遍适用性,适用于任何的职业和岗位。但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仅仅恪守这些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是不够的。因为社会分工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的职业,不同的职业对从业人员的具体要求会有所不同。因此职业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应尽量贴近行业、企业的实际情况,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而在实际的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多数职业院校倾向于传授学生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只有少数学校结合具体行业行规、企业职业道德要求对学生进行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接受的职业道德教育与行业、企业要求相脱离,致使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缺乏针对性,学生进入企业后仍然难以理解相关的职业要求,难以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
 
  (四)学生个体职业道德意识不强,职业道德失范现象增多科技的快速进步,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网络时代打破了人类原有的思维格局,全球化、经济化、多元化社会,改变了原有的社会意识形态,改变了职业院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上受我国法律制度不完善的影响,及部分媒体的负面宣传、不良诱惑,致使部分学生未能经受住考验,出现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现象习以为常,对违背道德伦理的事件表现冷漠。毕业生频繁跳槽、失信、以权谋私、怕脏怕累现象屡见不鲜,滋生了种种不良的社会风气,给企业带来了损失,给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带来了阻力。
 
  本文是由360期刊网整理发布的教育论文,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