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360期刊网
客服电话:4006-587-789 客服在线时间:09:00~22:30(节假日不休息) 客服邮箱:360qikan@vip.163.com

新农村体育文化中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12-10-15 16:08来源:未知 作者:360期刊网 点击:

  体育文化从狭义上讲是指参加体育活动的人的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广义上指体育运动本身所蕴含的、围绕体育运动所形成的一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农村体育广义上指农村竞技体育、农村学校体育、农村群众体育的总称,狭义上就是指农村群众体育,本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讨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8]

  农村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文化建设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组成要素。具有以下特点:

  1、农村体育文化的维系性我国农村体育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土壤,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丰富。自古以来,中国传统体育运动在农村广泛开展。《史记》中就大量记载,有先民习武、游戏等体育活动内容。《苏秦列传》记载了齐国先民"元不斗鸡、走狗、角力、陆博、峨鞠 "。我国先民经过长期实践与传承,形成了一系列如骑射、武术、舞龙、狮、赛龙舟、拔河、斗牛、斗鸡、摔跤、赛马、围棋、象棋、踏青、做舞、荡秋千、放风筝等区域性、民族性很强的体育项目和体育民俗文化。

  2、农村体育文化筒民族性所谓民族性是指一个民族的体育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民族群体共有的、并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特征C比如游牧民族蒙古族的赛马、苗族的荡秋千、满族的滑冰、伺族的踩高脚及汉族的龙舟竞渡、风筝、秧歌、围棋、气功、太极拳等。

  3、农村体育文化筒地成性农村体育文化的地域差异非常明显。我国地域辽阔,各地风俗人情迥异,因此当地农民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也就不尽相同。

  4、农村体育文化筒时代性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农村的过程中,农村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总是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不同时代表现出不同的内容和形态。只有了解这种背景下的农村体育的基本特征,才能明确农村体育正确的发展方向,才能不断满足广大农村农民的体育需求,让老百姓真正享受体育发展的成果和利益,才能建设社会主义下的和谐农村。

  二、新农村体育文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止经济。看体育文化的友&农业人口长期局限于手工劳动,为解决温饱疲于奔命,富余的精力和时间极为有限,是体育发展的一个难点。据国家统计局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资料显示:问我国农村人口现金纯收入为1640元/年.月平均收入仅136.67元,如果单独计算中西部地反,收入就更低,整个农村平均水平处在温饱有余阶段。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纯收入少,整体生活水平较低,是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因素。

  2、农村体育文化基层组织管理和指导的作用比数薄揭台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地区的农村基层干部对体育文化建设意识淡薄,重视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农村体育文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他们往往重农耕生产,轻身体锻炼;重经济效益,轻文化建设;认为农耕劳动就是锻炼发展建设需要一定的渠道,需要某些手段,需要一些活动的交流。由于我国目前尚处于体制的转轨阶段,基层组织(乡镇、村委会)的职能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另外,专业体育文化活动管理者和组织者几乎为零,管理和指导作用非常薄弱。

  3、农村体育资峨筒配置产重不足。

  体育资源的不足主要体现在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投资资源的不足上。《中国社会体育调查结果报告》统计,从体育场地设施来看,我国现有60余万个各类体育场馆,其中占国土面积的16.59%和人口的399%左右的城镇,占全部体育场馆的比重为79.8%,而占国土面积83.59%并拥有61%左右人口的广大农村地区却只占20.29%的体育场馆资源。在对部分乡镇农村农民体育组织机构的调查表明,84.3%的乡镇没有体育指导站、体协、体育俱乐部。89%的乡镇没有专门负责农村体育的管理人员。除了校园的简陋体育设施外,96.8%的农村没有农民的专职运动场所。据调查,在农村存在很大部分的基层组织没有将体育文化建设列入预算,使体育财政支出严重不足。体育场地、设施、人才和资金的匮乏。

  本文有360期刊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