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360期刊网
客服电话:4006-587-789 客服在线时间:09:00~22:30(节假日不休息) 客服邮箱:360qikan@vip.163.com

《法律科学》信息化动态化条件下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创新研究

时间:2013-06-19 10:36来源:未知 作者:360期刊网1 点击:

  一、信息化动态化社会对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新挑战

  (一)快一是流动快。信息社会,人流、物流、信息流不断加大加快,科技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时空和地域观念,使得犯罪的空间动态化、扩大化,甚至是虚拟化,跨区域作案、跨境作案成为常态,给公安机关尤其是基层公安机关侦查破案带来很大困难。二是变化快。信息社会刑事犯罪不断变化作案手段. 各种违法犯罪方式更加隐蔽,刑事犯罪呈现出智能化、动态化、流动性等特征,涉及犯罪类型增多更新升级变化快.呈现出国外有的犯罪类型国内都有甚至国外没有的犯罪类型国内也有的局面。新形势下,公安机关迫切需要不断更新作战技法和创新侦查手段。更新办案民警自身的知识结构,才能与时俱进,促使公安T 作由人力密集型、数量规模性向科技密集型、质量效能型转变。

  (二)准一是指挥要准。衬会动态化运作,提高了公安决策指挥人员决策指挥准确度的要求及其与基层实战一线民警的协调度和衔接度的要求,如果层级过多、渠道不畅就会使上级指令响应时间长. 指挥与实战脱节,难以适应社会动态化发展的需要。二是打击要准。当前犯罪分子流窜犯罪特征明显.大量大案要案往往表现为“A 顶谋、B地作案、C地销赃、DEF等地流窜系列犯罪”,要想克敌制胜就必须赢得作战的主动权。基层一线民警需要根据上级公安机关下达的指令,接受统一调度并采取及时行动,针对不同情况即时开接应

  (三)精一是业务要精。当前,随着社会信息化和高科技化的不断发展,白领犯罪、高科技犯罪、智能犯罪等新型犯罪曾不出穷,犯罪的专业化趋势明显,特别是一些技术类、计算机类、先进科技领域和行业职业犯罪不断出现并增多。这是对基层一线办案实战人员综合素质和知识智慧的挑战和考验。基层实战一线民警如果不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就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步伐, 就难以有效地驾驭整个社会治安局势。二是硬件要精。通过调研,不难看出基层公安机关尤其是公安派出所普遍存在硬件建设先天性不足,警用设备、信息化作战设备、技术设备、现代化通讯设施等远远落后于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基层经费投入不足,“硬件不硬” 已经制约了信息化条件下基层作战的效能和水平, 配足和升级现代化作战装备是适应和引领信息化作战客观形势的必然要求。

  二、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机制体系建设

  (一)完善基层基础协调运行机制根据系统论的观点,在一个系统内部,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组成整体时整体功能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公安基层基础工作触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各警种、各部门,必须统筹规划、统一协调,职责明确、分工合作,以保证基层基础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是要建立打防控一体化运作的防控体系。“要充分发挥公安机关指挥中心在统一协调指挥、紧急处置警情、密切联系群众、收集处理信息、加强警务协作方面的重要作用. 进一步强化指挥中心  实战指挥功能.着力搭建集研判、决策、指挥一体化运作的统一指挥平台, 构建网格化布警、扁平化指挥、可视化监督、精确化布防的现代警务指挥体系,使指挥更加精准、反应更加快速。” 二是基层公安机关多方面整合运用社会资源, 全方位构建社区防控网、图像采集防控网、单位内部防控网、卡点堵截防控网等等。

  (二)完善动态化警务合成作战机制孟建柱指出.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基层基础工作.是各级公安机关和各部门、各警种的共同责任。

  全面推行多警钟作战,努力实现警务实战合成化,是动态化社会作战的新举措. 也是未来进一步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新趋向。对此,一是必须按照公安大情报系统建设的思路,进一步淡化警种意识,推动各警种部门合成,最大限度的打破部门之间信息壁垒。整合各警种信息资源,减少“信息壁垒”、“信息孤岛”等,发挥各警种联动运作的整体效能,全面提升打击违法犯罪的总体水平。二是探索创新区域警务合成,理顺跨区域警务合成作战关系,紧紧围绕打防控需求,充分发挥不同警种、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 推动实现整体联动与合成作战。三是推动社会力量的整合。加强对联防队员、协勤、治安志愿者的管理,动员发挥群防群治力量,密切对社会动态运行的掌控与监管. 实现对社会治安局势的全天候、全方位控制。

  (三)优化社会治安动态管控机制一是要完善对流动人口的动态管控。外来人口、流动人口中违法犯罪的比例较大, 同时当前还存在着流动人口办证率低、信息采集少、流动轨迹管控不足等问题。对此,必须要高度重视,整合力量,加强对流动人口和暂住人口的动态管控, 建立覆盖全部实有人口的动态人口管控系统。二是加强对阵地控制的动态管控。完善对城郊结合部、“城中村”、闹市区等重点地区,典当业、废旧物品收购业等重点行业的报备机制、信息化查控机制,赢得治安工作的主动权。三是加强对重点人员的动态管控。针对辖区内的重大犯罪前科、吸毒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等重点人员加强动态监管,对其关系网、社交范围、活动行踪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强化管控机制建设,最大限度减少社会不稳定、不安全、不和谐因素。

  (四)深化情报信息研判机制一是要完善基础信息的采集机制。采集是信息工作的基础。要按照“信息基础化,基础信息化”的要求,抓好动态信息采集,搭建基础信息化的平台,实现人、事、物等要素的互联互通,使基层数据更多的表现出情报资源的价值,服务领导决策需要。二是要  优化情报信息分析研判机制。研判才能使信息转化为情报。要综合运用数据的统计分析, 信息关联分析、信息比对分析等方法,深度挖掘情报线索的潜在价值,从偶然性中发现必然,发挥情报导侦、导防、导稳、导控作用。三是深化情报应用力度。当前情报意识不强,分析力度不够,情报了解不多是影响情报效能的一方面原因.另外,分析出的情报信息不能有效运用到实践中去, 情报与辅助决策的功能相剥离是又一重要原因。对此,基层实战部门还应该以着力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增强情报研判的针对性,发挥情报应用的实际价值。

  三、公安基层基础创新应正确处理好几种关系

(一)基层与机关的关系一是要牢固树立基层第一、民警为要的理念。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基层,充分尊重基层主体地位.有效发挥机关资源优势,不断加大向基层倾斜力度,最大限度地激发基层创造活力。
二是要明确基层与机关权限范围与管理职责。在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基础上,着重理顺基层与机关职能、定位、作为三大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专项整治活动、临时性任务、非警务活动对基层的冲击。三是提升基层警务工作信息化水平。树立“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的观念.加大基层投入力度,完善和建立与现代科技相适应的基层警务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科技含量和运行质量。

  (二)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一是要夯实基层传统实战本领。信息化条件下基层民警工作模式和思维模式的变化与公安传统工作方法并不矛盾。越是在信息化作战条件下就越应该把人口管理、7Y-盾化解、服务群众、治安防控等基层业务做细做实, 基础数据不实反而会使信息化作战手段的效能大打折扣。二是以信息化引领警务创新。在坚持优良传统,把群众工作做实的基础上,还要坚持不懈的创新工作方法, 锲而不舍的提升信息化条件下实战本领, 把传统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新科技-T-段相结合提升基层民警的履职能力和实战能力。三是着力提升基层实战民警信息化作战水平。在基层要建立常态信息作战培训机制,按照“干中学、学中干、贴近实战,边学边干”的思路,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同时, 做好先进典型和经验的总结宣传工作,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整体提升信息化作战水平。

  三、专项行动与基层基础工作的关系2012年6月,孟建柱部长在全国公安厅局长座谈会中指出,要“把专项打击整治与日常基础防范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着力增强专项行动的针对性、实效  性。着力提升绩效考评的科学性、合理性。着力推动打击防范的长效化、机制化,以专项行动牵引和促进基础工作,以基础工作服务和支撑专项行动.切实提升社会治安整体防范能力。”开展专项斗争是公安机关适应社会治安形势发展的需要. 也是公安机关自身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专项斗争与基层基础工作的关系,就会使基层基础工作成为专项斗争的附庸, 专项斗争成为基层基础工作的负担。对此,在信息化动态化条件下,要特别注意推动二者的衔接, 基层基础工作要以专项斗争为契机.建立针对管控盲点和薄弱环节的长效运行机制,而不是“一阵风”工程.在基层基础工作与专项行动的统筹中实现双赢。

  本文节选自《法律科学》的法律论文,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