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运用红外线偏振光联合推拿疗法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80例小儿病毒性肠炎患儿均来自平邑县人民医院儿科病房2011年8月至2012年l1月间住院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90例,其中治疗组男117例,女73例;对照组男111例,女79例,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病毒、补液、补充电解质、纠正酸中毒等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红外线偏振光联合推拿疗法,红外线偏振光采用珠海康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CZ一6601型红外线偏振光治疗仪进行治疗,该仪器输出红外线偏振光,波长为0.6~1.6 m,输出功率为500 2200mW ,采用该仪器对患儿腹部进行照射,照射时间为20min,上午、下午各照射一次。推拿方法为顺时针方向按摩患儿腹部并配合振颤法5min,取患儿左手,采用补脾经100次,运土入水i00次,清大肠100次,按揉龟尾100次,推上七节骨100次,捏脊5遍。操作次序:先上肢,次胸腹,后腰背。手法要领:轻快柔和、平稳着实。膏摩介质为滑石粉。治疗期间乳食定时定量,合理安排,注意卫生。

  1.3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72h内大便次数及性状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2h内大便次数及性状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72h内大便次数及性状、全身症状无好转、甚至恶化。

  2 结果

  2.1 两组病毒性肠炎患儿疗效比较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结果见表1,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2.2 两组患儿主要症状持续时间比较 发热、呕吐、腹泻及脱水等症状持续时间治疗组均短于对照组。

  2.3 两组病毒性肠炎患儿住院时间比较 治疗组住院时间3~7d,平均4.3-4-0.66,对照组住院时间3~9d,平均4.9-40.6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3,P<0.01)。

  3 讨论轮状病毒肠炎是秋、冬季小儿腹泻常见的病原,多发生在6~24个月婴幼儿,起病急,病初1~2d常发生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常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临床治疗通常给予补液、纠酸、补充电解质等治疗,无特效疗法。

  红外线偏振光治疗仪早是由日本研制出的一种新型光疗仪器,其高输出功率达2200mW,使照射部位出现温热感,其波长为0.6~1.6xm,正是肌体组织透射率高的波长带,所以可透射人体组织达5cm 以上,红外线偏振光治疗仪在纤维端的透镜单元中装有只允许红外偏振光透过的元件,滤出可产生电场和磁场的红外偏光,从而具有机体刺激效应,改善血管壁通透性、减轻炎性渗出的速度和程度、减轻充血和水肿,同时具有扩张局部血管、加速血液循环、促进炎性渗出物吸收和炎性细胞浸润消散的作用,此外红外线偏振光还可调节植物神经、内分泌系统,增强机体免疫力。

  病毒性肠炎属中医;泄泻”范畴,《小儿卫生总微诠方吐泻论》指出:;小儿吐泻者,皆由脾胃虚弱、哺乳不调、风寒暑湿、邪干于正所致也。”根据祖国医学理论,我们认为本病多缘于夏秋之季护理不当,至暑热伤气、暑湿困脾。脾胃已伤,至秋冬寒冷之季,寒湿之邪乘虚而人,使脾胃更伤,运化无权,饮食入胃后,谷反为滞,水反为湿,合污而下,从而导致泄泻。清代骆如龙所着《幼科推拿秘书》中详细地介绍了用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方法:;揉脐及龟尾并擦七节骨,此治泻痢之良法也。自龟尾擦上七节骨为补,水泻专用补。”运用推拿疗法治疗病毒性肠炎,正是基于对病毒性肠炎的病因、发病机理以及古人对该病治疗的认识,摩腹和振颤法作用于患儿腹部,可以振奋脾胃阳气、起到助脾健运、和中消导的作用,促进胃肠蠕动和肠道对水分的吸收,使大便变干,减少排便次数。补脾经、运土入水、清大肠乃补其虚增强脾胃运化功能。揉龟尾、推上七节骨,则调中行气,清肠止泻。捏脊具有平衡阴阳,调整脏腑、疏通经脉、强身健体之功。现代研究也证明,推拿疗法能够促进大脑皮层植物神经功能、使消化液、消化酶分泌增加,改善小肠的吸收功能。与药物治疗相比,推拿疗法具有操作方便、疗效显着、经济安全、无毒副作用等特点,越来越受到患儿家长的欢迎。清代张振望《厘正按摩要术》 中日:;歧黄疗病之法,针灸而外,按摩继而尚之。”;小儿不喜药,(按摩)于小儿宜。”揭示了推拿疗法对于小儿的重要性和优越性。

  红外线偏振光联合推拿疗法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具有标本兼治、缩短病程、减少患儿痛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