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是医院内应用为广泛的一类药物,抗生素的使用控制了许多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但如果抗生素使用不当,可能导致菌群失调和脏器功能损害,使细菌耐药l生增加,从而增加医院感染的风险。

  近年来,超级细菌的不断被发现,引起全球卫生系统对抗生素使用的恐慌和疑惑。作为超级人口大国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也正在整治抗生素的滥用情况,并已落实具体行动。2011年我市作为全国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生素的试点城市,已将所有非感染性手术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常规使用方法改为预防性使用,不再术后连续使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与分组选择2010年6~11月和2011年同期在本科行全子宫切除术、次全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切除术、卵巢肿瘤切除术等全部非感染性因素的手术病例,排除因盆腔脓肿、宫内感染等感染性因素进行手术的病例。将2010年该时问段的病例确定为A组共137例,2011年的同期病例为B组共156例。使用方案:2010年组(A组)病例常规术后连续使用抗生素,从术后当天开始使用,到第4~7天不等,使用二代以上头孢菌素(如头孢美唑、头孢替安等),对头孢类过敏者使用盐酸克林霉素或门冬阿奇霉素,均按治疗量使用。2011年组(B组)病例术前预防使用抗生素,头孢唑啉2.0 g,术前30 min一次J生滴注完成。对头孢类过敏者使用盐酸克林霉素0.6 g,术前30 min一次性滴注完成。

  1.2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软件。使用t检验和x 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2.2 两组术后感染相关隋况比较。

  2.3 两组术后体温及血象变化的比较

  3 讨论目前很多医院在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方面存在大量不合理现象,如抗生素使用率过高,适应证掌握得过松;抗生素选择不合理,费用过高;联合用药比例高,且联合用药配伍不当;用药时机不规范或用药时间过长;用法用量不规范;随意更换药物等问题大量存在。术后多次给药并不能降低术后感染率,反而造成患者费用的增加 。根据我院试点预防使用抗生素的比较结果分析显示,术前30 min使用头孢唑啉(一代头孢菌素)一次完全可以预防切口感染的发生,在术后甚至数天使用抗生素是完全不必要的,使用高档抗生素更是名副其实的滥用。围手术期长期大剂量应用抗生素并不能进一步降低术后伤口感染率。根据卫生部制定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相关资料:I类(清洁)切IZl在术前0.5~1 h(麻醉诱导期)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 h,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Ⅱ类(清洁.污染)切口,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野导致感染 ,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 h,必要时延长至48 h;1I类(污染)切口手术可依据患者隋况酌量延长 。过早开始使用抗菌药物及延长术后给药时间并不能减少手术部位的感染,反而增加细菌耐药性的可能,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甚至肠道菌群紊乱。正确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有助于减少手术部位感染,但预防围手术期的感染不应过分依赖于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术中严格的无菌操作及缩短手术时间等在预防术后感染中起重要作用口 。预防性抗生素应用仅仅是预防术后感染的一个方面,同时应重视预防感染的其他措施,包括事前增强患者抵抗力及手术耐受力,纠正内科合并症,严格手术指征,确切的无菌操作以及充分的阴道及肠道准备,以尽量减少细菌污染和繁殖的机会 。

  我科在2011年以前抗生素的使用全部为术后连续数天,抗生素档次较高,一般为第二、三代或以上头孢菌素,由于使用时间较长,药物副反应明显,常见有过敏性皮疹、恶心呕吐等,却仍不能完全避免切口感染、延期愈合的情况发生。2011年初,我科响应全院抗生素规范化管理的号召,改为术前一次性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且只使用第一代头孢菌素,若手术超过常规时间(一般为2 h),则另追加一剂,术后不再使用抗生素。

  经过我科两年同期的临床观察对比发现,B组切口感染及延期愈合的发生率并没有明显增加。术后第2天血常规检查结果虽然白细胞总数有所升高,但无发热及其他感染表现,术后病率及药物副反应的发生B组反而略低,恢复良好,抗生素的使用级别大大降低,治疗时间和费用明显减少。

  综上所述,妇科非感染性手术预防使用抗生素是完全可行的,不增加切口感染及延迟愈合的几率,同时又能大大降低抗生素的使用档次和时间,减少二重感染的可能。且对比于常规的术后连续使用方法,其优势明显,临床应继续总结经验,对预防性使用方法扬长避短,大力推广,真正做到合理用药。切实贯彻医改新思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