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感染性疾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感染性疾病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对感染性疾病患儿并发DIC进行早期诊断并作相应治疗对于降低感染性疾病患儿的死亡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我们检测了58例疑似DIC的感染性疾病患儿的凝血酶调节蛋白(TM1,凝血酶原片段l+2(F+2),D一二聚体(DD)三种止凝血分子标志物,旨在探讨这些止凝血分子标志物在感染性疾病患儿并发DIC时早期诊断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疑似DIC感染性疾病患儿共58例.其中男性3O例,女性28例。年龄6个月至8岁.平均年龄2.38岁。58例感染性疾病中败血症25例、肺炎15例、感染性腹泻10例、化脓性脑膜炎8例。以上感染性疾病诊断标准参考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DIC诊断标准参考血栓与凝血国际协会(ISTH)制定的DIC积分系统.疑似DIC<5分.确诊DICi>5分。同期收集我院儿童保健科健康体检儿童标本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fA组),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无心、肺、肝、肾等器质性疾病 58例感染性疾病在DIC疑似阶段积极治疗原发病.未抗DIC治疗。有10例发展成为符合ISTH评分标准f≥5分1的DIC。将58例患儿分为未发展为DIC组fB组)和转为DIC组fC组),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在DIC疑似阶段TM、F DD、BPC、PT、Fg、FDP及ISTH评分,其中TM、FI+2-.DD还与健康(A组1对比)。

  1.2 样本采集根据ISTH评分疑似DIC患儿采集静脉血.用129mmoYL枸橼酸钠抗凝,按2000r/min分离血浆,置一20。C中冻存待测.ISTH评分大于5分确诊.并采用同样方法采集静脉血。

  l_3 试验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TM、F、DD,试剂盒由上海太阳生物技术公司提供,严格按说明书操作。BPC、PT、Fg、FDP按常规方法进行。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5软件处理.数据以 x+j 表示.两组间比较及组内比较用配对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用F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58例疑似DIC的感染性疾病患儿TM、F 小DD血浆含量与正常对照组fA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2.2 Af正常对照组)、B(未转为DIC组)、C(转为DIC组1三组TM、F DD血浆含量比较显示C组TM、F。+2高于A组与B组、有统计学差异,A组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DD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2.3 B组与C组BPC、PT、Fg、FDP及ISTH评分比

  2.4 以患儿TM、F DD测定值大于正常对照组+s为异常标准,BPC PT、Fg、FDP低于或高于正常为异常标准.B组与C组在DIC疑似阶段异常率(阳性率)比较结果。结果显示:C组TM、F 也异常率明显高于B组(P<0.05),DD、BPC、PT、Fg、FDP异常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

  2.5 10例C组DIC患者疑似阶段与显性DIC阶段TM、F DD结果比较表五,结果显示DD有显着差异(P<0.05),而TM、F 无显着差异(P>0.05)。

  3 讨论

  3.1 感染性疾病是诱发DIC常见的原因之一感染性疾病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或它们的代谢产物f如细菌毒素1通过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或直接启动凝血系统促使血管内凝血发生与发展:继而出现继发性纤溶产生DIC 我们以并发DIC或可疑DIC的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检测了TM、F 、DD三种止凝血分子标志物。TM是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一种凝血酶受体.在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时可大量释放人血。是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的分子标志物之一 。F是凝血激活过程中由因子Xa复合物水解凝血酶原后所释放出的多肽片段.是反映因子Xa活性及凝血酶生成的分子标志物。DD是交联的纤维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裂解的一种代谢产物.其升高表明体内继发性纤溶。是反映体内存在继发性纤溶亢进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

  3.2 本资料显示TM、F 在C组(转为DIC组)、B组(未转为DIC组)、A组(正常对照组)之间有显着差异。而B组与C组之间无显着差异.这提示在感染性疾病并发DIC的疑似阶段.在临床症状不典型及ISTH评分法不能诊断DIC的早期阶段.反映血管内皮受损的分子标志物TM、反映凝血酶生成的分子标志物F 就有明显异常,提示感染性疾病并发DI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在早期主要表现为血管内皮受损、凝血系统的紊乱。从本文有限的样本资料来看.预测发展成DI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这对感染性疾病并发DIC的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对感染性疾病疑似DIC患儿.在临床症状不典型、常规的检测方法不能确诊时f如ISTH评分法不能确诊),及时检测TM、F ,并以此为客观依据及早适度干预(如抗凝治疗)。对于阻止感染性疾病患儿止凝血功能紊乱的发生、发展、防止显性DIC的出现有积极意义。

  3.3本文检测结果表明:DD在A、B、C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而C组l0例病例在疑似阶段与确诊阶段DD有统计学差异.提示感染性疾病并发DI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早期纤溶系统尚未完全启动,纤溶亢进不明显.随着疾病进展,出现典型纤溶亢进表现。因此,DD动态观察有助于感染性疾病并发止凝血功能紊乱、纤溶亢进的发生、发展,更好的指导DIC的诊断与治疗。

  3.4 本文资料还显示58例疑似DIC的感染性疾病患儿,在疑似DIC阶段,TM、F、DD三种止凝血分子标志物总体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可能原因为A组58例感染性疾病患儿疑似DIC病人。大多数因血小板降低而疑似DIC 而感染性疾病血小板降低受多种因素影响.而非仅DIC消耗血小板所致 本文表4资料有限样本也显示血小板降低诊断DIC的特异性很低.本文表3资料也显示,B组与C组BPC、PT、Fg、FDP及ISTH评分比较显示无显着差异.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ISTH评分系统在低于5分时。在感染性疾病并发DIC的早期诊断和预测感染性疾病并发DIC的特异性方面作用极为有限.如要早期诊断、及早干预阻止典型DIC的出现.达到降低感染性疾病死亡率的目的,还需借助TM、F 检测。因此,在感染性疾病患儿疑似DIC,临床症状不典型时,TM、F的检测对于感染性疾病并发DIC的早期诊断是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