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针灸常见病和多发病.属于中医学;腰腿痛”、;痹症”范畴 。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较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对护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目前护理手段众多,效果各异。为了促进患者康复,减轻患者的痛苦.笔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1.1 诊断标准根据全国高等中医院校《中医筋伤学》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及中医证候标准,并结合腰椎CT及MRI检查确诊。

  1.1.2 纳入标准年龄在18~65岁之间;符合本病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者。

  1.1.3 排除标准年龄<18岁或>65岁者;妊娠或N-gL期妇女;过敏体质者;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1.1.4 剔除和脱落标准不符合纳入标准;同时服用其他药或本科室常规治疗方法治疗者;受试者依从性差、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并发症或特殊生理变化不宜继续接受试验、自行退出者等均视为脱落病例。统计分析时应结合实际情况处理,如发现不良反应者应计入不良反应的统计;因无效而自行脱落者应计入疗效中的无效分析,不属于脱落病例。

  1.2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针灸科2008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住院患者120例,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18~54岁,平均(44.55±8.14)岁;病程0.5个月~4 a;L3叫突出l5例,L4~5突出75例,L ~S。突出30例;所有病例均经CT或MRI确诊。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19~54岁,平均(4 2.75±2.15)岁;病程0.5个月~4 a;L3^4突出l2例,L4~5突出35例,L5~S 突出13例;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18~53岁,平均(43.65±2.63)岁;病程0.5个月~4 a;L3^4突出11例,L4~5突出33例,Ls~S 突出16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突出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3 常规治疗

  1.3.1 针刺疗法常用穴:肾俞、大肠俞、白环俞、环跳、承扶、殷门、委中、阳陵泉。方法:每次选用8 15个穴位,根据其疼痛可加夹脊穴、阿是穴及循经取穴。配合电针治疗仪,每日1次。可达到止痛、消肿作用。

  1.3.2 骨盆牵引 用日本进口电脑自动牵引床(TCuli)牵引,常按体重1/4~1/3开始牵引,以休息一牵引一保持一缓解的程序进行牵引,一般每次30 min,每日1次,可缩小或还纳突出物,减轻疼痛。

  1.3.3 拔火罐法 在腰椎两旁取肾俞穴、大肠俞穴及配合阿是穴,时间为5~10 min,3 d 1次。有祛湿逐寒、行气活血、止痛消肿的作用。

  1.3.4 灸法取关元穴或大椎穴,用艾条灸或神灯照射治疗30~60<min 每日1次,有温通经络,壮阳补气作用。

  1.3.5 关节松动术 是一种手法操作技术,根据患者的症状及体征采取不同的腰部按揉手法。有减轻腰椎关节肿胀,缓解腰部的僵硬感和疼痛的作用。

  1.3.6 药物治疗 可根据医生的辩证分型配合应用相应的药物治疗,如静滴丹参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等,肌肉注射或穴位注射弥可保、Vit B ,口服中成药仙灵骨葆、中药汤剂等。中药、中成药治疗初期予以活血舒筋为主;中、后期予以补养肝肾、宣痹活络为主。

  1.4 护理方法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实行针灸专科常规护理,如生活起居、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监测生命体征等。观察组则采用综合护理手段.根据患者的病情、中医证型、患者对疾病的态度、认知、情绪、生活方式、健康习惯等,提出护理诊断,制订综合护理措施,并根据病情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

  1.4.1 常规护理 保持病室清洁、整齐、安静、空气流通等。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硬板床休息2~3周,减轻腰椎负担,避免久坐,弯腰取物;注意保暖,防止受凉;饮食宜清淡,多饮水,宜多食含纤维丰富的蔬菜和水果,防止便秘,忌食生冷油腻食物;做好心理护理,宣教该疾病相关知识和预防保健知识,积极配合医疗工作,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决心;做好用药指导,观察药物效果。疼痛缓解后,适当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加强腰背肌功能。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程长,恢复慢,病人应保持愉快的心情,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待疾病。

  1.4.2 综合护理

  1.4.2.1 生活起居调护① 急性期病人要绝对卧床休息,且严格卧硬板床,床要低,以刚坐起脚即可着地为宜,以减轻椎间盘的承受力,有利于损伤纤维的修复,缓解疼痛。② 翻身时保持躯干上下一致,防止腰椎扭曲加重症状。③ 卧床3周后可佩带腰围起床活动,不宜做弯腰持物动作(腰围的规格与腰周径及长度相适应.其上缘须达肋下缘,下缘至臀裂以下)。④ 不宜久坐,坐位时,以髋、膝关节处于同一水平,足底可踏到地面为宜。

  ⑤ 注意保温,忌睡凉席或冷水浴等。

  1.4.2.2 心理护理《素问·汤液醪醴论》中道;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素问·上占天真论》所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  来, ”腰椎问盘突出症患者大多病程长,病情反复,容易产生悲伤、恐惧,不利于康复,在生理、心理及行为上有很大变化,如男性患者会担心以后是否影响性生活的质量,应告知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少数会压迫会阴部神经,但是经过恢复不会影响性生活。女性未生育患者会担心怀孕问题,告知腰椎间盘突出症恢复以后可以正常生育,但是尽量不要穿高跟鞋,保持腰部的稳定性。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可向患者讲解该病的本质、发生、发展过程,治疗该病的手段以及预后效果,减轻患者的精神负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在住院过程中,多与患者沟通,了解疾病进展,及时向医生反馈动态调整治疗方案.使治疗效果持续有效,尽量避免患者因病情反复而出现情绪低落。所以,情志调护是辨证施护不可缺少的护理环节。

  1.4.2.3 饮食护理 孙思邈日;食能祛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若能用食平疴,适性遣疾者,可谓良工”。食疗方法丰富多彩,为中医治疗学增添了内容和特色l3]。临床上我们可根据医师对患者的中医辨证,根据个体差异拟定患者的食疗方,指导患者饮食。气滞血瘀型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品,如韭菜、蛇类;风寒阻络型予温补食物,如羊肉、狗肉、生姜等;湿热下注型予清热利湿之品,如冬瓜、薏米、绿豆等;肝肾不足型予补肝肾之品,如猪肾、鱼虾、猪脊骨等;忌食寒凉之物,慎食煎炸之品。肥胖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适当减肥对疾病的康复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1.4.2.4 临证疼痛护理 患者在卧位、坐位、立位都会引起疼痛,临床应卧硬板床,在卧位时.平卧侧卧交替,尽量减少坐位,或者坐10~20 min以后间断行走,立位时采用单腿立地或者佩戴护腰。

  保持大便通畅。气滞血瘀型疼痛剧烈可配合局部热敷、TDP治疗、应用活血通络外用药局部按摩,针刺三阴交、血海、环跳,委中放血等;风寒阻络型疼痛剧烈可配合局部热敷、TDP治疗、艾灸关元、大椎等穴、拔火罐治疗:湿热下注型予针刺阴陵泉、三阴交等;肝肾不足型予腰背部TDP治疗、热敷,按摩肾俞、肝俞、关元俞等穴位;大便秘结者可因如厕时疼痛加剧,故指导腹部按摩、适当服用润肠通便食品或外用开塞露以助通便。

  1 4.2.5 配合医生做好各种治疗、向病人讲解各种治疗的注意事项① 针刺时病人严重晕针者要立即停止,置平卧位休息,眼温糖水或高渗葡萄糖静推,并注意观察生命征等变化。② 腰椎牵引时不可随意增减牵引重量、改变牵引方向、增加或延长牵引时间.牵引后患者宜平卧20 rain再翻身活动.刚牵引的第1周可能因腰肌的牵拉.腰部更痛,要向病人解释清楚,慢慢就会适应好转,孕妇、月经期、心脏病患者禁止牵引。③ 艾条灸治疗及神灯照射时要调节好适当的距离.一般25~30em,防止烫伤病人的皮肤,注意防火。④ 拔罐时注意观察防止掉罐、发泡。⑤ 理疗频率宜适中,太低达不到治疗效果,太高会使疼痛加重。⑥ 止痛药物应遵医嘱宜饭后半小时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刺激。

  1.4.2.6 出院指导 向病人说明继续卧硬板床的意义,平时注意维持正确站、坐、行的姿势,勿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保持正常的腰椎生理前凸,避免搬挑重物、举重、弯腰、腰部用力过大或重体力劳动,注意佩带腰围保护腰肌。经常按揉腰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以利舒筋活血,坚持做腰背肌功能锻炼及适当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尽量减少诱因,避免复发。

  1.5 评定指标

  1.5.1 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s 制定。① 治愈:腰腿痛等自觉症状消失,腰部活动自如,直腿抬高试验阴性,恢复正常工作;② 显效:腰腿痛等自觉症状基本消失,过重活动后有轻度疼痛和不适,休息后消失,基本恢复正常工作:③ 有效:腰腿痛症状基本消失,活动轻度障碍。部分恢复工作;④ 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减轻。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不能胜任工作。

  1.5.2 肌电图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腓总神经、胫神经传导速度变化。

  1.5.2.1 仪器采用加拿大Thought Tecnology公司生产的l0通道表面肌电分析及生物刺激反馈系统(型号为MyoTrac3)。

  1.5.2.2 检测方法将受试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程等输入计算机。肌电图室内室温约25℃左右,嘱受试者坐在方凳上充分暴露双下肢待测肌群部位。固定电极前局部皮肤用砂纸去除角质,并用75%酒精脱脂,待干。

  电极置于所测肌肉的肌腹部位隆起处,用电阻测试仪测量表面电阻,如<10 kn,说明电阻很小可忽略不记;若>10 kQ,则检查电极的放置位置情况或重新贴放电极。均记录2个导联:第1道为左侧腓肠肌(电极A),第2道为右侧腓肠肌(电极B),第3道为左侧胫骨前肌(电极C),第4道为右侧胫骨前肌(电极D)。记录腓肠肌的电极置于腓肠肌肌腹部.记录胫骨前肌的电极置于外膝眼下约10nm,胫骨旁开约l nm,踝背伸时肌腹隆起处。进行左侧与右侧腓肠肌与胫骨前肌表面肌电检测。分别检测1个疗程治疗前后受试者的表面肌电情况。每个体位测量时间均为20 S。此项测试连续3次,取平均值记录、统计。测定人员由本科室治疗师进行,均不参与该课题设计、治疗及统计分析等操作。

  1.6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x+s表示,组内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

  2 结 果

  2.1 2组疗效评价结果见表1。

  3 讨 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针灸科常见病,综合护理在该病护理中意义重大。生活起居调护、情志护理、饮食调护、疼痛护理、保健指导等,对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起到很好的协助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经过综后护理后.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肌电图检查是测定神经和肌肉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生物电位活动,借以判定神经和肌肉功能状态的一种电生理检查技术。肌电图能较精确地提示下运动神经元疾病的部位和性质,对于肌肉无力、异常收缩及疼痛可提供客观依据,以判明病变的程度与预后。

  患者腰椎脊神经根受到突出的椎间盘压迫后.腰腿部的肌肉失去神经的支配.坐骨神经干受损。其远端的神经分支由于轴浆流动障碍导致轴突变性,从而引起胫、腓总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

  研究显示,观察组腓总神经及胫神经传导速度与治疗比较显着增高,接近正常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见.对腰椎问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综合辨证护理,不仅能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也发挥着整体调理的优势,充分体现了综合护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