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自2007年5月~2010年12月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骨折4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本组男性35例,女性10例;年龄2153岁。

  左侧19例,右侧26例。患者均常规行x线与肩关节三维CT重建检查,骨折按照Hardegger分型 :肩胛骨体部骨折25例,盂缘骨折14例,盂窝骨折6例,肩胛颈骨折5例(其中解剖颈骨折1例,外科颈骨折4例),肩胛冈骨折4例,肩峰骨折1例。45例共涉及55处损伤,其中有8例2处或2处以上复杂骨折。

  2 手术方法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根据骨折类型选择不同手术入路:(1)后方入路(Judet入路)是肩胛骨骨折传统手术入路,适于盂缘后部、盂窝、肩胛颈部、肩胛骨外缘、肩胛冈、肩峰以及肩胛体等处的骨折。(2)后外侧入路适于关节盂后缘、肩胛颈骨折和肩胛骨体部外侧缘骨折。此两种手术人路均为患肢在上,半侧卧位。(3)前方入路(三角肌胸大肌入路)主要适于喙突骨折和关节盂前缘骨折。患者仰卧位,患肢外展,肩胛骨后方可适当垫高。骨折显露后直视下尽可能解剖复位,以肩胛颈、肩胛冈、喙突、肩峰和肩胛骨体部边缘等构造较坚厚处作为固定部位,将重建钢板塑性后固定,肩胛盂骨折可采用拉力螺丝钉固定,术中可行C臂透视,术后切口低位留置橡皮引流管,2448h拔除橡皮引流管,常规抗菌素静滴35d;术后4周内患肢三角巾悬吊保护,指导患者科学地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

  3 结果45例有38例跟踪随访1236个月,平均18个月,功能预后按关节活动范围、疼痛程度及肩部肌力确定,根据Rowe 疗效评价标准: 优3O例(78.9%),良5例(13.2%),可2例(5.3%),差1例(2.6%)。未出现钢板断裂、骨不连、伤口感染、损伤周围神经血管等并发症。

  讨论1 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和手术时机研究表明:移位严重或累及肩盂关节的骨折患者应手术治疗,否则会遗留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限等后遗症。关于手术指征目前尚存在一些争论,贾健 总结,(1)盂窝骨折:关节面台阶移位>3mm或伴有肩部上方悬吊复合体损伤;(2)盂缘骨折:移位>10mm;累及盂窝前部1/4或后部1/3;(3)肩胛颈骨折:移位>lOmm,成角畸形>40°;(4)肩峰骨折:移位>5mm,有下陷畸形;(5)肩胛冈骨折:移位>5mm;(6)喙突骨折:移位>10mm或有压迫神经血管束;(7)体部骨折:移位>10mm,外缘骨折刺入盂肱关节。肩胛骨骨折和大多数骨折手术时机一样,应力求12周内手术治疗。我们发现>3周的陈旧性肩胛骨折由于周围软组织黏连、软骨痂形成,会造成手术困难,随着时间延长难度逐渐增加,而且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欠佳。因而应尽早在伤后的34周内完成手术,而>6周的陈旧性肩胛骨骨折都不应再手术治疗。除非有严重的关节面畸形或肱骨头脱位,手术也局限在恢复关节面平整和复位肱骨头。

  2 手术要点手术应从关节面的重建开始,先以螺钉将关节面进行坚强固定,再把重建的关节盂固定在肩胛体。当骨折部位接近肩胛颈时,复位相当困难,尤其骨折>1周以上患者,这类患者手术体位采用侧卧位对于复位非常重要,复位后需采用克氏针交叉临时固定然后以钢板固定。钢板放置:

  肩胛骨的大部分骨构造较薄弱,选用合适的内固定物及固定位置很重要。根据肩胛骨骨折的应用解剖,肩胛颈、肩胛冈、喙突、肩峰和肩胛骨外侧缘的构造比较坚实,比较适合钢板螺钉固定。在肩胛盂后侧使用钢板或螺钉固定时要注意,因肩胛盂关节面有一定的倾斜,而且关节盂的中央薄而周围厚,边缘又有纤维软骨加深关节盂,垂直钻孔时螺钉很容易进入关节内。所以预先将克氏针置入关节以判断肩盂轴线,钻孔时必须向内倾斜3O。左右,才能防止螺钉进入关节。必要时应在术中C臂机监控下进行。

  3 术后康复术后康复锻炼是肩胛骨骨折治疗成功的关键步骤。术后3d可在镇痛下完成一些简单被动活动,3d后进一步行钟摆样锻炼。1周后可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内收、内旋锻炼,3周后逐步增加肩关节活动范围和力量,内收、外展、内旋、外旋、前屈 后伸及上举等动作联合起来练习肩关节的活动,让患者作上肢划圈、展翅的一些练习,然后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选择一些器械辅助锻炼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