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专业的医学论文,主要是关于颈椎前后路手术术后护理,详情请看下面的介绍。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21~65岁。颈椎骨折30例,其中上颈椎20例,下颈椎10例;颈椎病20例,均给予患者精心治疗和悉心护理。

  1.2结果本组3例伴有不同程度颈髓损伤和颈神经压迫症状,术后四肢功能评分都在80分以上。所有患者通过治疗护理均获得康复,步行出院。

  2护理

  2.1生命体征的监测持续心电监护48~72h,氧气持续吸入,根据血氧饱和度调节氧流量。每半小时监测血压、心律、呼吸、血氧饱和度10,每1h观察呼吸频率、深浅度及呼吸的音调有无异常、有无憋气和呼吸困难症状。术后有喉头水肿和血肿压迫呼吸道的危险,极易引起呼吸困难。术后发生呼吸困难但不伴有颈部肿胀的,多为喉头水肿所引起,与术中牵拉与刺激气管有关,应立即给予吸氧,作好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准备。如果患者出现难以纠正的呼吸困难,给予行机械通气。对于已行气管切开的患者,密切观察呼吸的深浅、频率;经口咽部超声雾化3d,至伤口愈合,水肿消失,分泌物明显减少;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帮助患者有效排痰,必要时给予吸痰,吸痰时注意动作轻柔,负压调节适当,以防造成呼吸道黏膜受损。颈椎手术患者因失血量多,可致血容量不足,应注意血压、脉搏的改变,并视情况给予输血。注意观察伤口局部渗血渗液情况:术后24h要特别注意伤口局部出血情况,短时间内出血量大并伴有生命体征改变者,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颈后路手术还应注意伤口渗液情况。

  2.2术后神经功能观察术后当天应及时检查神经功能,一般术后4h以后下肢活动即开始恢复,如果此时患者下肢无感觉及运动,应检查患者是否清醒,如果未清醒,可能是麻醉药效仍然存在,否则应高度怀疑术后血肿压迫脊髓,及时通知医生,及时检查,确认病因,对症治疗。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主诉及全身情况,如果患者有想睡觉、肢体沉重或疼痛、麻木、刺痛或肢体不能活动时,应特别注意,要对患者进行仔细地检查,对于患者的任何主诉都不能错过,对于主诉持续的患者,虽然神经功能检查正常,也应及时通知医生。

  2.3术后血肿的观察术后伤口少量渗血及引流出血性液体属正常反应,一般24h内少于250ml,且逐渐减少,3d内自动停止。

  如果短时间内有大量渗血,或出血量减少后又增加,说明有活动性出血,需及时通知医生处理。若没有及时处理,形成深部血肿,可压迫气管引起窒息。深部血肿重者可压迫气管引起窒息而死亡,多见于手术当日12h内。

  2.4呼吸道的护理由于患者长期保持强制静卧体位,排痰不畅、术中麻醉时气管插管损伤黏膜、术后咳嗽无力,极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因此加强术后呼吸道护理至关重要。本组患者平均年龄37岁,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做好各项必要的治疗和护理,且采取了以下护理措施,均未发生呼吸道感染。患者麻醉清醒后,鼓励其深呼吸。病情允许时给患者翻身,轻轻叩击胸背部,促进排痰和肺的膨胀。指导患者进行吹气球和吹风速仪训练,3~5次,d,5min/次或吹到患者吹不动为止,以增强呼吸肌收缩和舒张能力,增加肺活量,改善肺功能。遵医嘱予雾化吸入,以稀释分泌物,使之易于排出。对低钠血症需限水,口腔损伤或有异味的患者每日行口腔护理2次,减少口咽部细菌进入呼吸道。病情允许时尽早给患者佩戴好头颈胸支具,以利于患者呼吸通畅,便于有效咳嗽和排痰。

  2.5切口引流的护理本组所有手术切口均放置1根负压引流管,1名护士用双手稍微托起患者头颈部,另11名护士将镜子稳妥地放在切口下方,用手电筒照射切口,通过镜面查看切口情况,发现有渗血时详细记录,观察切口动态变化。密切观察患者颈部是否肿胀,切口有无渗液或渗血,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的颜色和量,引流速度,特别是颈椎前路和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患者。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患者分别标注前路和后路引流管,分别记录引流情况。

  如每小时引流量大于100ml,3h呈洗肉水样,且24h连续引流量超过500ml,提示有出血的可能;如引流颜色为淡红色或洗肉水样,应考虑有脑脊液漏,报告医生处理。本组切口引流的颜色和量都在正常范围,无出血和脑脊液漏并发症发生。用血管钳套人负压引流瓶外圈妥善固定在床单上,以防负压瓶移动将引流管带出。

  用沙袋固定颈部两侧时,将引流管顺着气垫床凹槽放置,以防被沙袋压扁,影响引流。用毛巾垫在患者口角,以防患者呕吐污染切口和引流管。

  2.6皮肤护理术后长期卧床,使局部组织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大小便失禁污染皮肤,易发生压疮。注意用海绵垫及气圈保护骶尾部、肩背部和足跟等骨突出部位并定期进行按摩;定时翻身,日间2h1次,夜间每3h1次,翻身时注意保持颈部位置平直,禁止扭转拖拉;保持床铺的清洁、平整、干燥。一旦发生压疮要勤换药,加强营养支持,补充热量及蛋白质,颈椎骨折导致截瘫的患者,对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丧失了调节和适应的能力,常出现高热或低温,高热时一般采用物理降温,如用空调调节室温、冰敷、温水擦浴等,如低温时应做好保暖工作,但避免用热水袋,以防烫伤皮肤。

  2.7术后康复训练本组采用引导式教育(ConductiveEducation,CE)方法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强调以患者的需要为中心,发挥患者的主动积极参与和全面康复的;节律性意向”。;节律”是指每个功能活动被分解成具体步骤,编排和教给患者有节奏感及重复的口令,一边说一边做,如护士指令:;踝关节活动”,患者和护士共同重复,并口述节律;1、2,3”,数到l0动作完成,同时护士帮助有困难的患者,使其能有效完成动作陶。评估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引导式教育计划,并进行指导,再作评价。手术当天鼓励和协助患者进行踝关节伸屈、旋转活动、膝关节伸屈和握拳等简单的活动。术后第1天增加呼吸功能训练,如深呼吸、有效咳嗽、吹气球或风速仪、扩胸,翻身叩背。术后第2天增加双手握皮球、直腿抬高和抬臀练习。术后第3天增加髋关节旋转活动,体力能耐受者进行全面引导教育。所有训练都按;节律性意向”方法进行,以达到恢复肺活量,防止肌萎缩、关节僵硬、失用性骨质疏松、压疮、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为目标。关节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活动幅度和力量逐渐加大。评价方法包括:①应用FuglMeyer动功能评分(FMA)对脊髓有损伤的患者四肢功能进行评定。②应用Barthel指数(BI)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每天各评价1次,并同术前进行比较。术后3d若FMA评分达到80分以上.即可佩戴头颈胸支具由医护人员扶持下床活动翻。本组3例伴有不同程度颈髓损伤和颈神经压迫症状的患者,根据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程度,主动和被动运动相结合,在头颈胸支具保护下先进行端坐训练。下床时患者不要空腹,佩戴好头颈胸支具将床头抬高3O。,让患者休息5min,患者无头昏、恶心、呕吐、心悸等症状。再逐渐按床头抬高60°一90°一床边坐一床旁站一病房内走的顺序进行调整,每次调整前需适应,第10:下地行走510min~P可,并详细记录在护理单上,循序渐进地进行。BI评分达到8吩以上即可让患者用助行器在病房行走,以不感到疲劳为宜。本组患者术后FMA评分均在8O分以上,所有患者通过治疗护理均获得康复,在头颈胸支具保护下步行出院。保守治疗患者头颈胸支具固定12-l4周,手术患者头颈胸支具保护8-l2周。

  3小结颈椎骨折和严重的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疾病,目前手术治疗已经取得了满意疗效。但颈椎手术是一种高危险性手术,手术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对这种患者的术后护理极为重要,护理人员在围手术期给予患者正确、周到的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