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专业的医学论文,主要是对喉罩在老年髋关节部手术麻醉中的应用的阐述,详情请看下面的介绍。

  髋关节置换术自19世纪中叶开始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老龄化步伐的加快和交通事故发生率的逐渐升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良好的麻醉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减轻患者痛苦的关键。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一般年龄较大,患者术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比例较高,这可能是由于残留的麻醉药对中枢神经的影响所致。喉罩是一种新型的通气工具,插入后患者耐受好,具有放置简便、无需喉镜暴露声门、刺激小等优点。有研究显示采用喉罩麻醉可减少患者的插管时间,促进患者术后苏醒,有效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1]。该院2009年12月2010年5月对5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采用喉罩麻醉,效果显着,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106髋)股骨粗隆间患者,均采用动力髋系统治疗,其中男53例,女47例,年龄32~72岁,平均(54.7±12.3)岁,ASA评分Ⅰ~Ⅱ级;体重(53.7±7.6)kg,身高(161.2±4.9)cm;骨折类型按AO分类,A1型15例、A2型65例、A3型20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5例,不慎摔伤75例。左侧40肢,右侧60肢。合并症:心脑血管疾病29例,高血压26例,糖尿病15例。根据术后预防及护理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53髋),两组在年龄、性别、体质量、身高、ASA评分、发病部位、发病原因、Fieat and Arlet分期、Harris评分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麻醉方法

  术前30 min常规注射10 mg地西泮、0.5 mg阿托品。进入手术室后采用多功能监护仪连续监测心电图(ECG)、血压、脉搏、心率、SPO2以及患者的主诉和反应。开放静脉通道,麻醉诱导依次静脉推注丙泊酚2.0 mg/kg、芬太尼2.0 μg/kg、维库溴铵0.1 mg/kg,待患者下颌松弛后插入气管或置喉罩。①对照组:采用7.0﹟~7.5﹟气管插管,接呼吸机控制呼吸,间断追加0.06~0.08 mg//kg维库溴铵维持肌松,芬太尼0.1 μg/(kg·h),微泵持续静注4.0~8.0 mg/(kg·h)丙泊酚维持麻醉。气管插管1次不成功者,放弃入选病例资格。②观察组:采用喉罩插入,<50 kg采用3﹟,>50 kg采用4﹟,均由同一掌握喉罩插管技术的麻醉医师完成操作,喉罩3次试插仍不完善者,改为气管插管,麻醉维持同对照组。两组均于手术结束前停止麻醉药吸入,术毕拔出气管插管或喉罩。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停药至患者能唤醒睁眼)、维库溴铵用量、拔管期间的不良反应和术后并发症(喉痉挛、拔管体动、拔管呛咳、术后咽痛)。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麻醉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显着短于对照组,维库溴铵用量显着少于对照组(P<0.05)。

  2.2 拔管期不良反应和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拔管期间的不良反应和术后并发症显着少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喉罩是介于气管插管和面罩之间的新型通气工具,它易于掌握,操作简便,不需要特殊器械,也不需特殊体位,插入引起心血管方面的应激反应很轻微,与气管插管相比,其操作简单,对患者的气道损伤和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患者易耐受,很少呛咳,术中所需麻醉药也相对减少,且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口腔分泌物少,术后很少发生咽痛声嘶,有利于提高麻醉的安全。良好的麻醉对确保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老年患者手术麻醉对循环稳定的要求更高,还需要诱导和苏醒不出现刺激性呛咳,术后尽早苏醒,术后呼吸系统的并发症少[2]。目前,气管内全麻应用较广泛,但由于结束突然苏醒时段长,使麻醉时间相应延长,不利于患者恢复。且气管插管对喉头及气管的机械性刺激,容易引起血液动力学的波动。喉罩作为一种新型通气工具,其充气套囊和通气罩的楔形设计能与人体咽喉部结构更加匹配,气道密闭性较好[3]。喉罩麻醉具有操作简单,患者易耐受,不会造成声带和气管机械损伤,应激反应轻,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属于无创操作技术。喉罩通气下,不影响气管黏膜纤毛活动,能维持气道的自洁作用,通气过程中可减少胃胀气,而防止术中、术毕反流和误吸的发生,术后咳嗽、肺不张、肺炎等并发症少[4-7]。

  本研究将喉罩麻醉应用于胆囊切除术结果显示。喉罩用于老年髋关节部手术可以减少插管时间,患者术后苏醒快,麻醉药用量少,可降低手术刺激引起的应激反应,减少麻醉对中枢神经的损伤,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