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外科颈位于肱骨大小结节下缘,在解剖颈下方2-3cm,是肱骨头松质骨和肱骨干皮质骨交界的部位,很易发生骨折。各种年龄均可发生,老年人较多。十几年来,笔者对多例肱骨外科颈骨折,局部软组织、损伤较重,皮肤条件不好,尤其是近年来车祸事故中多发性损伤较多,以及一些内科疾病,不适合切开复位内固定和外固定的病例,也为有利于其它疾病的治疗,采取在X光透视下,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临床效果良好,报告道下。

  1临床资料本组均为新鲜骨折,男23例,女11例,全部在I-3d内就诊。年龄小16岁,大62岁,平均36岁。其中左侧18例,右侧16例。内收型6例,外展型28例。致伤原因:骑自行车摔伤16例,走路摔伤6例,车祸伤12例。

  2方法在颈肌间隔麻醉下进行,常规消毒肩部上胶皮肤,严格无菌操作。肩关节内侧铺一中单备向近侧牵引用,肩关节前方放X光机,透视下以观察骨折复位情况,其-助手牵引患肢肘关节,另一助手牵引备用中单对抗牵引,x光机透视下观察骨折复位满意(不一定达到解剖复位)力线较满意。在持续维持牵引下,用手钻或电钻钻入2mm克氏针,从骨折远端2.5-3cm处由外下方向内上方进针,通过骨折线达肱骨头,不穿过肱骨头关节面,同样方法在内下方打钻第2枚针,约距第一枚针内侧1.5-2cm处进入第三枚克氏针,穿过骨折线钻向肱骨头,不穿过肱骨头关节面,交叉固定可靠,局部无异常活动,拍肩关节正侧位片,显示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固定可靠,咬取皮外多出的克氏针,敷料包扎兰角巾悬吊肘关节及前臂,曲屈90°位。

  例1:周某,男,62岁,车祸伤。人院查血压60-40mmHg(8-4.5KPa)呼吸38次1min。左6、7、8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左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肩部有较大面积的皮肤挫伤,左股骨干、双腔昨上段粉碎性骨折,其中右腔昨骨为开放性骨折。在抢救休克的同时,迅速进行左胸腔闭式引流术,右小腿清创并腔骨铜板内固定术。左肱骨外科颈骨折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左肱骨骨架上牵引,左跟骨牵引,备以后择期手术,在多发性损伤中,一次性做大量的手术对病人的打击很重,手术要以主要的,简便的先傲,等病人平稳后再择期手术。

  例2:齐某,男,58岁,翻车摔伤,右舷骨外科颈骨折,右肩关节前内侧有约O.5em和1.2em长2处皮肤裂伤,周边较大面积的皮肤挫伤,右肩部肿胀,畸形明显,且患糖尿病6年,不宜为固定及较大的手术。在清创缝合后,在X光机下行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后三角巾悬吊,预防感染,换药控制血糖,2周拆线,5周逐步开始功能练习,8周拔除克氏针,骨折愈合良好。经功能锻炼,右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例3:张某,男,67岁,骑自行车摔伤,右手拖地,右肩痛,不能活动,就医门诊查血压190/110mmHg,心率80次/min,心电图示,左室后壁有陈旧性心肌梗死,血糖8.1,X片显示右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错位明显,呈角畸形,手法复位失败后,收住骨科,因其年龄大,又有心血管疾病,还有糖尿病,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风险很大,且有术后伤口感染几率高,伤口不愈合的可能性也很高,我们采用本术式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后辅以石膏外固定,七周后取石膏,三角巾悬吊,慢慢行功能锻炼,13周时克氏针自动退出,x片机显示骨折基本愈合,术后16个月患者骨折愈合,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3结果治愈率为100%,其中优者达94%,良者为6%。

  4讨论肱骨外科颈骨折多发于儿童及老年人,骨折愈合一般不成问题,而患肢的功能恢复却较为困难。常规手法复位,外固定(夹板或石膏)大部分可得到满意的效果,手法复位失败者,可以切开复位内固定(采用铜板或克氏针),但当患者皮肤条件不好,或伴有内科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较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应尽量减少手术的再创伤。我们采用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有时复位效果不太满意,在打克氏针时,克氏针直接抵住骨干,可以帮助复位),减少了手术再次创伤及感染几率,手术时间短,几乎不出血,为术后换药观察伤口和对其他疾病治疗创造很好的条件。

  同时也减轻了病人的风险,手术本身对病人是一种创伤,采取手术时要考虑到病人的全身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以减轻风险,同时为病人减轻经济负担。通过临床观察,这种方怯有固定可靠、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总之,肱骨外科颈骨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这种手术方式操作简单,若能恰当掌握操作要点,可以做到骨折解剖复位,坚强固定,配合早期合理功能锻炼,可以得到较好恢复。

  而且这种方法操作条件要求不高,只要在X机透视下即可,可以广泛应用于基层医疗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