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佐辛是作用于阿片受体的镇痛药,兼有激动和拮抗作用,临床上已经广泛用于术后疼痛的治疗。地佐辛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镇静作用,为考察此作用对全麻患者苏醒是否有影响,笔者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麻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给予地佐辛,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腹腔镜下子宫切除的患者60例,年龄25~55岁,ASAI一Ⅱ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2O例。A组在气管插管后给予地佐辛0.1mg/kg,B组于关闭气腹时给予地佐辛0.1mg/kg,C组给予生理盐水。所有患者术前心肺功能正常,无肝肾功能障碍,未长期服用镇痛、镇静药物,无药物过敏史。术前让患者充分了解VAS评分标准。

  1.2麻醉方法所有患者术前30min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安定10mg,采用静吸复合麻醉。

  麻醉诱导采用芬太尼4、异丙酚2mg/kg、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气管插管,用1%~2%异氟醚和盐酸瑞芬太尼0.15~zg/(kg·min)维持麻醉。待患者自然苏醒后拔管(拔管指征:唤之能应,吞咽咽喉反射恢复,潮气量和每分钟通气量恢复正常,并且呼吸空气20min,测定血气指标恢复正常),拔管后在手术室停留30min,观察患者情况。所有患者不用任何阿片受体拮抗剂和催醒药物,在手术室观察期间不用镇痛泵。

  1.3观察指标①手术时间和苏醒时间:停用异氟醚和瑞芬太尼为计时开始,手术结束后每隔1min呼喊患者,直至患者睁眼、唤之能应的间隔时间。②拔管后5min疼痛V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在白纸上画10cm的直线,左端写;无痛”(0),右端写;剧痛”(10)。被测者在直线上相应部位做标记,测量无痛端至标记点之间的距离即为疼痛评分。③拔管后5min改良OAA/S评分(警觉与镇静评分):正常呼姓名反应迅速为5分,正常呼姓名反应迟钝为4分,对大声呼唤有反应为3分,对大声呼唤无反应、仅对轻拍(意识消失)有反应为2分,仅对挤压三角肌有反应为1分。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数据以X±S表示,三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三组患者手术时间均为2~3h。B组的各项生命体征平稳状态优于A组与C组(P<0.05)。

  B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明显较A组和c组延长(P<0.05);A、B组术后5min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VAS评分低于C组(P<0.05);A、C组改良OAA/S评分高于B组(P<0.05)。

  3讨论镇痛药物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已趋多样化,镇痛药的使用可以抑制机体应激反应,有助于循环稳定,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患者恢复。传统镇痛药物主要以阿片类为主,但此类药物在发挥镇痛作用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产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近年来,地佐辛广泛应用于临床术后镇痛的治疗,其属于阿片受体混合激动一拮抗剂,主要激动K受体产生镇痛作用,拮抗受体,不会导致恶心呕吐。在激动-c受体产生镇痛的同时,也产生与K受体相关的镇静作用。K受体分布于大脑、脑干和脊髓等,地佐辛作为选择性的K受体激动剂,可以起到良好的镇痛和轻度镇静作用,5~10mg的镇痛效力相当于哌替啶50~150mg;肌注30min内生效,静注15min内生效,为2.2~2.8h。

  本研究中,B组拔管后的各项生命体征比A组平稳,可能是由于B组给药的时间在手术即将结束时,地佐辛刚好起效达高峰,发挥镇痛镇静效能;而A组的给药时间在气管插管后手术开始前,到拔管时地佐辛药效即将代谢完毕。A组和B组VAS评分低于C组,说明地佐辛具有镇痛效应。

  本研究用苏醒时间、拔管后改良OAA/S评分2个指标来观察地佐辛对苏醒的影响。改良OAA/S反映苏醒质量,可作为镇静深度改变的临床观察指标。A、C组苏醒时间短于B组,且OAA/S评分高于B组。结果表明,在全身麻醉中,地佐辛在手术近结束时应用会延长患者的苏醒时问,降低苏醒质量。有报道,地佐辛用于术后镇痛时,其镇痛强度、起效时间、作用时间和持续时间与吗啡相当,吗啡静脉注射后约20min产生大效应。推测手术近结束时使用地佐辛对苏醒的影响可能与其产生的大镇静作用时间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