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位不正一般指妊娠30周后,胎儿在子宫内的位置不正。正常的胎位应为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平行,胎头在骨盆人口处,并俯屈,下颌贴近胸壁,脊柱略前弯,四肢屈曲交叉于胸腹前,整个胎体呈椭圆形,称为枕前位,除此之外的胎位均为异常胎位。常见的胎位异常包括臀位、横位、枕后位、颜面位等。以臀位多见,而横位危害母婴剧。由于胎位异常将给分娩带来程度不同的困难和危险,故早期纠正胎位对难产的预防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笔者用艾灸至阴穴配合十三太保方内服纠正胎位不正10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00例均为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院门诊患者。产前检查为胎位不正者。排除骨盆狭窄,子宫发育不良,盆腔肿瘤,胎儿畸形,脐带绕颈等。

  年龄2434岁、平均26岁,妊娠30~37周,初产妇38例,经产妇62例,臀位41例、横位59例。

  除9例伴妊高症外,其余91例均经过l0~30天胸膝卧位法而未能纠正胎位。

  2 治疗方法艾灸:选至阴。治疗前须排空小便,解松腰带,脱去袜子,取仰卧位,放松全身肌肉,保持平稳均匀呼吸,双眼自然闭合意想腹内胎儿转动。施治者持点燃的清艾条如执笔写字状对准孕妇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处施温和灸(以觉足小趾外侧温热但不灼痛为度)同时灸两侧至阴穴15~20min。

  使孕妇感觉有温热感从足小趾沿足外侧向外踝方向传导,胎儿在腹内活动频繁加剧。治疗完毕孕妇保持原位仰卧30~60min。每天早、晚各1次,两次治疗间隔6h以上,以上午7~9点、下午3~5点为宜,连续5~10天为一疗程,以转正为止。

  一般出现恶心欲呕,胎动剧烈多为转正现象,即停止治疗并检查胎位。

  中药:用十三太保方。酒当归4.5g,黑芥穗2.5g,川I芎4.5g,艾叶3.6g,炒枳壳3g,炙黄芪2.3g,酒菟丝子6g,姜厚朴2.5g,羌活2.5g,去心川贝3g,酒白芍3.6g,甘草2g,老生姜3片。水煎2次,取汁混匀,早晚分服。

  3 疗效标准经产前检查为正常枕前位为转正。

  4 治疗结果转正92例,有效率92%。

  5 讨论胎位不正的病机主要是气血虚弱与气滞血瘀,临床可见孕妇素体虚弱,正气不足,神疲肢软而无力促胎转正;或因平素过度安逸,或感受寒邪,寒凝血滞,气不运行,血不流畅,气滞血瘀;又因怀孕惊恐气怯,肝气郁滞,气机失畅,而致胎位不正。

  《妇人大全良方·产难门》指出:;妇人以血为主,唯气顺则血和;胎安则产顺。”治疗应调理气血,使气行则血行,血行则气畅,气血通畅而胎位自然转正。然胞脉者,系于肾,补气血的同时要固肾,则胎固气顺。艾灸配合中药纠正胎位异常,无损胎之弊。胎位不正一般采用的胸膝卧位法借助胎儿的重心改变来促使胎位的转正,该法对于妊高症是禁忌。而艾灸至阴穴矫正胎位不正源于公元7世纪的唐代医家张仲文的《太平圣惠方》。该法具有效果好、无痛苦,经济安全等优点。至阴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的井穴,也是足太阳经与足少阴肾经经气相通的穴位,五行中为金,据;金能生水”的理论,下午申时即15~17点是足太阳膀胱经所主,此时其气血为旺盛,血得温而行,艾灸至阴穴能温通足太阳膀胱与足少阴肾两条经脉的气血。因肾主人体生殖机能,与女子胞有脉络相联系,经、带、胎、产无不与足少阴肾经、冲脉、任脉、带脉关系密切。

  肾经气血旺盛,方能使胞宫的气血亏虚、血瘀气滞得到纠正,从而维持胞宫的正常活动,使气滞得通、血行气畅、胎位得以运转正常。从神经反射角度讲,至阴穴下分布有来自腰4至骶5神经根的腓浅神经分支,艾灸刺激可达相应的腰4骶5神经节段,从而调节内脏的植物神经功能,改善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引起宫缩从而达到纠正胎位的治疗目的。

  十三太保方出自《傅青主女科产后篇》可治多种妇科疾病。方中川芎、当归、白芍养血活血,黄芪补气举胎,羌活、荆芥升举元气、行气通络,艾叶温经暖宫、散寒止血、止痛安胎,川贝利肺降气消痰,菟丝子益精固胎,厚朴、枳壳宽胸理气、行气通滞、消除腹满胀痛、宿食停滞,生姜可治腹寒痛、呕吐、泄泻,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诸药相配,可治胎动不安,妊娠呕吐,腰酸腹痛,胎位不正,以及难产下血诸症。全方助气养血,散寒暖宫,补肾固胎,升举阳气,推动气血运行,促进经络通畅,增强胎儿活动,自然纠正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