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医学免疫学已成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涉及当代医学的几乎所有领域。免疫学技术也随之成为医学研究和生命科学中普遍应用的手段和方法,涉及到医学诊断和治疗的各个方面。但是,由于免疫学概念多,其研究对象微观、抽象、相互间的作用错综复杂,难学、难懂、难记,学生学习起来感到非常吃力,枯燥乏味。为了使所学内容由难变易、由抽象变具体、由深奥变浅显,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更加具体、宏观的纵向的理解,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实际工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的工作势在必行。

  1 理论教学在理论教学中,由于内容增多而课时减少,授课计划的制定上,要合理取舍。通过集体讨论,针对各章内容安排合理的学时。在授课方式上,要重点突出,重点内容,重点阐述,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巩固、掌握所学的知识。还要注意前后内容的紧密联系E1,比如讲抗原提呈过程,要与提呈抗原的膜分子及参与细胞联系起来。

  1.1 教学手段多样化 免疫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仅用传统的语言教学难以完全表达清楚。

  我们可以针对性地根据不同授课内容,选择一种或多种教学方法E。一,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1.2 密切联系临床免疫学的理论知识抽象,如果不能与临床相联系,就会导致教师教之枯燥,学生学之乏味。因此,我们在教学内容方面增加了案例分析,如:关于超敏反应的支气管哮喘病例;关于自身免疫疾病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关于免疫缺陷病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关于移植免疫的肾脏移植。

  我们在讲完相关内容后,把相关病例作为作业布置给同学们,让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问围绕病例涉及到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免疫学特征及免疫学相关的诊断、治疗进行了解,并组织同学们共同交流、讨论。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地增加,对免疫学的学习也更有兴趣。为此,我们在进行免疫学教学时,尽可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临床讲解免疫学知识,增强学生对免疫学的兴趣。

  2 实验教学

  2.1 开设综合性实验和部分设计性实验 免疫学是一门以科学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① 开设综合性实验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② 选择性地开设实验设计课,引导学生查资料,了解并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过程和原则,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值得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素质,为他们今后的临床操作和科学研究工作奠定基础。比如免疫血清的制备:由学生自己查资料,从动物的选择,免疫方案的制定到操作,既能够使学生循序渐进接受相关理论知识、掌握相关实验技能,又满足了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愿望,可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2 对实验内容的选择 筛选重要的、经典的、有临床价值的基础性实验(如沉淀试验、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El ISA 法等),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为学生进行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2.3 合理安排课内时间 将多个实验的实验时间统筹安排,交叉进行,在等待第一个实验结果过程中,接着做第二个内容的实验。这样既克服了实验课时少、内容安排多的矛盾,又克服了实验过程中由于等待产生的不良课堂效果,使实验课内容充实而饱满。

  3 结语以上是我们对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的浅显认识,适应了的LBL教学模式向PBL教学模式转变需要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有些学生积极性会越来越高,有些消极的学生会更差,虽然只是少数,但在应用中仍存在,需要想办法使他们参与进来,提高参与兴趣;③前期因为没有学习文献检索,对查阅资料的方法比较生疏,需要相应的硬件设施,要有理想的资料库、自学场所和教学器具等,医学专科学习在校时问只有两年,各门课程教学时间有限,PBL教学组学生课外学习时间增加,学习压力随之加大;④ 教学效果缺乏全面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在有限的单科教学中效果评价体现不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