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对我院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经病理确诊46例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x线和CT两种影像学检孚查王段在骨肿瘤临床诊断中的价值。为抛砖引玉,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骨肿瘤患者46例,男33例、女13例、男与女比例为72:28,年龄在19~69岁,平均年龄为46.3岁,其中良性骨肿癌16例、(骨臣细胞瘤9例,骨软骨瘤7例);恶性骨肿癌26例,(骨肉瘤14例、软骨肉瘤5例、尤文化肉瘤2例、脊索瘤3例、淋巴肉瘤2例);转移瘤4例。所有病例都经我科影像学检查并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

  1.2影像学检查2采用GEPathSPeedCQ,Kodak8100干式激光打印机,日本岛津630mAX线机,影像板(imaging-Plate,IP),大小为35cmX43cm,35cmX35cm,24cmX30cm;CT采用PhilipsSecura螺旋CT机,球管电压120~140KV,球管电流140~280mA;层厚、间隔5~10mm,常规软组织窗,骨窗重建。

  2结果

  2.1X线平片表现:46例中44例显示骨质破坏、增生、硬化,其中有2例未能显示骨质改变。38例可显示病灶边界、19例显示骨膜反应,16例显示病灶内有大小不一钙化,大部分肿瘤很难骨显示软组织肿块影。

  2.2CT表现:46例患者中,有37例行CT扫描病例均清晰显示骨质改变(破坏、增生、硬化),病灶边界、病灶内有大小不一钙化。CT在这方面有明显优势,即使针尖样的细微的钙化也能清晰显示。13例清晰显示骨膜反应,但对细薄骨膜反应的显示有一定困难。大部分肿瘤CT能显示软组织肿块影,但显示软组织肿块与邻近组织器官的关系不尽人意。

  3讨论

  骨肿瘤占全身肿瘤的2%~3%,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诊断肿瘤手段,在20世纪80年代主要靠x线平片,随着CT的出现,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几乎有了很大提高,实践证明两种检查手段多有优缺点,如何选择检查手段和方法对痰病的诊断意义重大。

  一是X线平片显示的是病变的整体图像,能反应病变的全部轮廓。较CT横断面完整,清晰,又较MQI图象更为形象。平片能反映肿瘤发生的部位、范围、生长方式和生长过程以及肿瘤与周围组织间的关系,还可反映肿瘤骨破坏的类型,区别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推测肿瘤成份和肿瘤的组织学类别,观察肿瘤发展情况,有元复发与转移以及对治疗的反应等,是骨肿瘤诊断的首选手段;但由于平片是将人体的立体结构压缩成平面,很多组织结构重叠一起形成的影像,所以其定位价值远大于定量价值,又由于其密度分辨率较CT及MRL差,所以在反映肿瘤结构的清晰度以及在反映骨髓腔内肿瘤范围上均不如CT及MRL。

  二是CT扫描对肿瘤的诊断较X线平片有突出的优点,CT图像能较X线平片更清楚、更早期的显示肿瘤对骨皮质、髓腔等部位的侵触破坏以及肿瘤突破皮质形成瘤性较组织肿块等表现。能较平片充分的显示病变的解剖位置、范围及与临近结构、如与肌肉、腔器、血管、神经之间的关系,由于密度分辨率高,又可进行窗宽、窗位的调整,故可同时观察骨肿瘤在骨内侵犯和蔓延的范围及软件包组织肿瘤块外形轮廓,并就应用计算机程序对肿瘤进行大小,CT提供的测量分析,平片提示的肿瘤部位、范围有时不准确,CT可以随时根据需要调节扫描范围,扩大观察面、追踪病灶与远端多发灶,转移灶,此外,可用增强扫描方法提高肿瘤同正常组织之间的密度差异,通过肿块有元强化的类型,以对肿瘤的诊断做出进一步的判断,这是CT检查优于平片的另一特点,肿瘤组织的强化与肿瘤性血管异常增生和血流量的增加密切相表一故肿瘤增强后各种类型的强化表现,是从另一个侧面反映肿瘤的基质、肿块的边缘形态,血流供应,有否假包膜与间隔等,对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和肿瘤定性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综上所述,传统x线检查是基本而且常用的检查程序较简便的一种方法,能够显示病变的全貌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率,可以清楚地显示骨质破坏区域、肿瘤基质的形状,骨皮质的变化和骨膜反应反骨质外肿瘤成份的变化;CT能显示任何部位的骨质改变,病灶内大小不一钙化和软组织肿块。充分利用x线平片'、CT检查、将会提高骨肿瘤影像诊断的准确性。